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公布了第一階段的候選人名單。細觀這些上榜者及媒體的相關報道,不由得擔心接下來人們是不是會對他們一如既往地誤讀。
在這個名單中,兩位IT英雄位列其中———馬云,李彥宏。
對馬云,眾多媒體已經是將他為利益最大化所進行的商業操作,誤讀成了中國企業一次富有尊嚴的躍進。《經濟半小時》“財富新傳”對馬云這樣描述:2005年8月,阿里巴巴宣布收購全球著名網站雅虎在中國的全部資產,并引進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一筆融資10億美元,全面進入搜索領域。全球著名網站雅虎把雅虎品牌在中國的運營完全交給阿里巴巴這家中國企業,改變了跨國企業在中國運作的模式,
在這段解說詞中,馬云不僅是一個IT英雄,還是一個民族英雄。但細讀一下這次并購的股權安排,可以發現另外一些重要的內容被回避了:雅虎就此得到了阿里巴巴40%的攤薄股權和35%的投票權。
明白人可以看出,這是雅虎將其在中國半死不活的業務甩給了馬云,加上10億美元現金的承諾,收購了阿里巴巴40%的股權。一旦楊致遠聯手另外一個股東,就可以炒掉馬云。而馬云接手了雅虎中國,既要面對來自C2C領域的eBay、易趣,在電子商務搜索領域有摩拳擦掌的Google以及利用社區服務進軍C2C業務的騰訊,還要應付殺回搜索市場的三大門戶網和剛剛上市的百度。
在此交易中馬云最大的收獲只是一個暫時鼓脹的錢包,至于在繼續燒錢的行動下,這個錢包能鼓到什么時候,恐怕連馬云自己也沒有把握。
實際上,這次交易之后,馬云更像是眾股東聘請的一個高管。無論如何,在那場似乎器宇軒昂的收購案中,我沒有看到尊嚴。
對李彥宏,媒體再次誤讀———讓納斯達克輝煌上市的光環掩蓋了百度對中國文化傳承的貢獻。“財富新傳之李彥宏”如此開篇:8月5日,百度的掌門人李彥宏出現在美國納斯達克,一夜之間,他的身價超過了9億美元,創造了一個新的財富神話。百度上市,在公司造就了8個億萬富翁,50個千萬富翁,400個百萬富翁,而李彥宏個人的身價也超過了70億人民幣。
這些話是百度上市以來,媒體關注李彥宏的主調。但另一些細節其實更值得媒體深究。8月5日那一天,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們興奮得擁抱身邊的每一個中國人。同一天,美國的時代廣場大屏幕上徹夜閃耀著字幕———“歡迎百度”。還是8月5日,交易日收盤前,李彥宏走上講臺,敲響了納斯達克的閉市鐘,全場掌聲雷動。
許多“中國概念股”在全球資本市場受到過追捧,卻沒有一家公司受到如此的尊重。資本總是有強烈的逐利性,沉浸在亢奮中的記者們第一時間報道了納斯達克的盛況,但疏漏了對資本為何如此瘋狂的追問。
百度上市,美國人沒有按照對待中國概念的慣例,對百度上市發行價打折,百度的市盈率甚至遠高于美國同類型公司。為什么?
華爾街投資人接受了百度的“牛卡計劃”,就是說他們買光百度所有的流通股也不能染指掌握在中國人手里的百度控制權。為什么?
美國人為百度股票漲幅354%而雀躍歡呼,表明資本市場對堅持中文搜索的百度心懷憧憬。為什么?
李彥宏的上市并非完美的財富故事,如果要錢,GOOGLE也許更愿意付20億美元收購李彥宏手中的百度股權。人們僅從百度的上市中看到了財富,卻沒有讀懂尊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