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4月到年底,上海新開的臺球房數量已接近20家,相當于過去5年數量總和 兒子的少年成名,正在讓一個中年父親伸展出更多的夢想。
2005 年12 月27 日晚9:30,丁文鈞匆匆從南京趕回位于上海市澳門路的住處,這套房子是丁俊暉在斯諾克英國錦標賽奪冠后,丁家在上海剛剛租下的落腳點。
由于多日無人打掃,客廳中已是滿地灰塵。再往里走,一張供奉財神的桌子迎面可見,幾個大箱子和蛇皮袋未開封躺在地上,除了冰箱、空調、洗衣機散落在房間的各個角落外,整個屋子除了白墻還是白墻。
“你肯定要讓夏天保持在18攝氏度,冬天在25度。”丁文鈞正在新家里和4位工作伙伴,對著茶幾上的圖紙,討論他在上海新開的臺球館空調溫度的設置。
這個臺球館是丁文鈞和東莞東英臺球館合資籌辦的上海東英臺球館。丁文鈞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這個建在上海長壽路的臺球館有1300平方米,總投資超過100萬元,他本人持有約70%的股份,這些投資都是來自兒子丁俊暉打球的收入。
“英國職業聯賽引入中國”
這個來自江蘇宜興的中年父親,正在享受18歲的孩子突然崛起帶來的各種收獲。2005年12月19日,丁俊暉在英國斯諾克錦標賽上擊敗六屆世錦賽冠軍戴維斯,改寫了27年以來該項賽事一直被英國和愛爾蘭選手壟斷的歷史。隨后,關于丁文鈞孤注一擲培養丁俊暉的報道,成為中國媒體追逐的熱點。
“但我不想靠丁俊暉來打開這個臺球館的名聲。我們現在有了很好的經理人公司,他們可以把那些找不到渠道去英國練球,或者不知道怎么去英國參加職業比賽的選手,送去英國進行專業的訓練和比賽。”丁文鈞坐在墨綠色的皮沙發里,瞇著眼睛,抽著每包價格在40元左右的中華煙,“再過個5到10年,我希望可以把英國的職業聯賽介紹到中國來。”
丁文鈞在上海的球館前后醞釀了一年多。此前,在東莞聲名遠揚的東英俱樂部已經培養了很多職業選手,但是要一個俱樂部培養這么多的好苗子,空間和范圍實在都太小,這也是丁家決定在上海開一個新臺球館的原因之一。
“我本人也很喜歡打臺球,建造這樣一個臺球館,也是我交朋友的一個圈子。”丁文鈞表示,去年11月他就來過上海,走訪了20多家臺球房,“我們已經在裝修了,預期新年初八(2006年2月5日)就開門營業了。”
已經聲名鵲起的丁俊暉對父親開這樣一個臺球館并沒有太多想法。丁文鈞承認,這個臺球館和丁俊暉準備來上海讀大學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元旦之后,我還要再回到上海,一方面是協調這個臺球館的事情,另一方面就是和幾所學校洽談一下小暉讀大學的事情。”丁文鈞說,“我希望他去過過普通孩子的生活。”
盡管讓孩子在初中一年級時就放棄了學業,丁文鈞并沒有放棄對丁俊暉的文化教育。每個星期丁俊暉都會有家教老師來教語文、數學、外語課程。
丁文鈞至今還記得兒子小時候讀書時的一件趣事。在丁俊暉的作業本上,學號一欄總是填的“147”,很多老師都以為是他記錯了學號,或者存心搗亂。但丁家父子都知道,這三個普通的阿拉伯數字意味著什么,“147,那是臺球比賽中單桿能打出的最好成績。”丁文鈞說。
威林堡鎮的“害羞男孩”
丁俊暉在英國錦標賽的奪冠曾震驚了整個英倫。在決賽當晚,BBC的體育評論員在現場電視直播結束時評論說,很可能這是斯諾克賽場上“丁俊暉”時代的開始。
三年前,丁俊暉來到了位于英國北漢普頓郡的威林堡(W ELLINGBOROUGH)鎮的斯諾克學院,在這個偏遠寧靜的學院里,丁俊暉開始了三年的訓練和生活。丁俊暉在英國的生活費用都是靠他父親的資助和比賽獎金來支持的。
學院的主任之一、丁俊暉的經理人華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早就料到他會拿這個冠軍,我們絕對有信心,他將成為世界冠軍。”
在華倫看來,丁俊暉是一個害羞的男孩子。“別人和他說話的時候,他有時會害羞的轉過身去。其實他都懂,就是有時不太善于去表達。”
丁俊暉在英國,常規的訓練是和其他學員對練,或者看著名選手比賽的錄像。空閑的時候就看看DVD或者打游戲機,“他是很乖的孩子,也不太經常出去玩。”
丁俊暉在英國和20多位其他中國球員住在一起,房子里一共有三四臺電視機,根據英國的規定,每月都要交50英鎊的收視費,丁俊暉都會主動的表示他來交。丁文鈞告訴記者,丁俊暉平時自己從來不花一分錢,連帶他買衣服都很勉強,這次在英國訂的一根球桿也才200英鎊,“他覺得能打就行”,這個平時看看《三國演義》、《故事會》,和表弟表哥打打游戲的孩子,在父親看來“能主動要求交收視費就是很懂事的表現”。
在丁俊暉比賽之后,BBC的中文記者對丁俊暉進行了專訪。BBC的記者告訴本報記者:“他說話細聲細氣的,很靦腆,他不是那種很注重時尚的人,穿得很普通,根本看不出是一個英國冠軍。他英文不太好,所以都用中文,言談并不緊張,很平和。但他說到‘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人民爭得榮譽是他心底最大的愿望’時,他的聲音異常洪亮起來,眼睛里也是一片陽光。”
1月2日,丁俊暉從中國返回英國斯諾克學院,準備1月5日的世界錦標賽資格賽。華倫希望丁俊暉能夠在今后的幾年一直住在這里,不過“希望他能夠把英語學好,這對他今后的比賽很重要”。
中國臺球旋風
丁俊暉的年少成功,正在中國刮起一陣臺球旋風。丁俊暉練球的廣東、家鄉江蘇以及贊助俱樂部“星牌”俱樂部所在的北京,都在爭奪丁俊暉的歸屬權。
上海臺球協會的徐榮根副秘書長對本報記者表示,丁俊暉在英國奪冠,對上海的臺球發展是很大的推動力。據統計,從4月份到2005年年底,在上海新開出的臺球房數量已經接近20家,相當于過去5年數量總和。目前在上海臺球協會注冊的專業球員有120名,其中包括中國女子9球排名第一的潘曉婷等。
中國市場對斯諾克運動的推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斯諾克協會的發言人在接受BBC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已在北京開設了一個辦事處,并派有代表在那里辦公。我們希望挖掘斯諾克比賽在中國的商業和贊助機會。”
然而現在排名第一的英國斯諾克選手戴維斯卻并不看好中國的斯諾克產業發展。“我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來推廣這項運動,但從爭取贊助的角度來看,贊助商投入斯諾克比賽的資金并不多。盡管斯諾克在中國很受歡迎,我也肯定以后會陸續有優秀的選手從中國來到英國比賽,但我認為,沒有必要為此奔走相告,以為這項運動在東方即將蓬勃發展,我對此并不看好。”
事實上,戴維斯的態度并非沒有道理,作為一項在英國盛行的運動,斯諾克至今并沒有在全世界范圍有很大的影響,就連在英國也存在贊助的問題。由于英國已頒布法令禁止煙草商贊助商業比賽,斯諾克大賽以往的贊助渠道已不存在,一些世界知名的斯諾克選手在閑暇時不得不靠打美式臺球,甚至參加撲克牌賽,擴大收入。
“市場雖然看上去一派欣欣向榮,但球房老板因此而進行價格惡性競爭也是我們所擔心的問題。”徐榮根說,臺球的愛好者發展并不是和臺球館的數量成正比的,它還需要一系列的推廣手段等同時跟上。
作為一個非奧運會項目,上海臺球協會正在和當地教委洽談,準備在兩個中學和一個大學推出臺球基地,“畢竟像丁俊暉那樣退學去打球的孩子還是極少數的。”
本報特約記者陳達發自倫敦實習記者王欣發自上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