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鷹全球CEO遭免職:固執性格害了自己
cye.com.cn
時間:2006-12-27 11:57:01 來源:IT時代周刊
作者:齊介侖 我來說兩句 |
|
 |
|
對吳鷹下注IPTV一事,號稱“拼命三郎”,對吳鷹了解甚深的周韶寧在接受《IT時代周刊》采訪的時候說,“沒錯,IPTV目前在發展模式上還有待探索,標準也不確定,監管也有問題,到大規模應用可能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大量投入可能會有風險。”周韶寧曾供職于UT長達9年,當時與吳鷹、黃曉慶并稱UT中國的三架馬車。對于這個說法,UT斯達康稱,經他們核實,這一本刊記者與周的對話被稱為斷章取義,嚴重違反被訪者初衷。但可惜的是,他們是如何核實的,UT并未明言。
原供職于摩托羅拉、現為摩托羅拉旗下公司飛思卡爾半導體亞太區總裁的關永祺,曾經專門負責PHS技術在日本的研發推廣,但PHS業務后來被摩托羅拉果斷砍掉。
2006年10月19日,北京和平里中街乙十六號商務會所,關永祺接受了《IT時代周刊》的獨家專訪。
關永祺對本刊坦言:“當初摩托羅拉在日本也發展小靈通,但后來我們徹底退出了。因為那時候日本政府認為,這個技術已經面臨淘汰,技術應該往高處走,而不是相反。我一直密切關注UT和吳鷹的發展路徑,我也曾看到,吳鷹把這個東西拿到中國來,做得很好,我可以祝賀他,但我們不會去做!”
“小靈通是一種很特別的產品,但不是一個長遠發展的方案,只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一個特定的機會,它冒了出來而已。即使你在幾年前問我,飛思卡爾要不要上一個小靈通芯片項目,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不。盡管你可以說,靠這樣一個不能維持長久的方案,UT斯達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公司。” 關永祺對小靈通的發展軌跡基本持否定的態度。
而多位專家在和本刊記者談及UT和吳鷹時,都表達了惋惜之情。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范圍經濟”,把幾乎全部的力氣投注到小靈通上,最后當小靈通業務呈現發展遲滯征兆時,再提轉型,在時間上已經晚了好幾步,處境自然不利。
轉型往哪里轉,又是一個問題。先是投3G,從WCDMA到CDMA2000,再到IPTV,給人的印象是急速冒進、雜亂無章。在3G領域,企業進入很多,諾基亞、愛立信、北電、華為幾年前早已安營扎寨、厲兵秣馬,在終端設備上擁有明顯優勢。
值得一說的是華為,它是一個與UT截然不同的企業,幾乎通信領域的所有分支技術華為都有涉及,是產品線完備的一個典型,在各個領域與國際一流企業展開全球性競爭。所以,在這樣的競爭環境里,UT似乎并沒有多少話語權。
已經公開的消息是,很早以前中國電信就已經與愛立信簽署協議,就3G技術設備進行合作。廣東移動也很早就提出決定采用愛立信的3G設備,而此時的UT卻還在如火如荼地拼殺小靈通。在這樣的情形下轉型做3G,從時間和整體氛圍上講,對UT已經很不利。
一位接近吳鷹和UT達數年之久的內部人士對《T時代周刊》記者透露,由于當初吳鷹做小靈通做得很強勢,分搶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飯碗,曾經給兩者造成了很大壓力, UT一度與兩者關系很僵。所以,就3G業務,愛立信、諾基亞等企業領導都曾拜會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均盛情接待,唯獨吳鷹吃了對方的閉門羹,再加上3G遲遲不發牌照,UT更是雪上加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在小靈通業務上的深度合作,UT和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固話運營商積累了不錯的關系。但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初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力推小靈通實屬迫不得已。因為沒有移動GSM牌照,小靈通又屬于固網通信,所以便只能找小靈通這一僅有的途徑去拓展業務,除此沒有其他任何選項。
董事會否決了吳鷹的全球CEO
小靈通的戰略失誤所造成的公司與個人的窘迫心境,一度讓吳鷹回憶起當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的那段經歷:在被貝爾實驗室開除出局的一剎那,農民出身、勤懇治學、一步步走到當下的吳鷹頓時淚流滿面。強大的自尊心燃燒起來的是無比高亢的斗志,吳鷹隱忍并堅強地搜尋著可能成就事業的一切線索,直到發現了小靈通。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