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綜合配套改革 牽頭環渤海經濟圈
濱海新區已經成為天津經濟的發動機。
據天津市統計局最新數據,濱海新區去年完成生產總值1960.5億元,同比增長20.2%,占天津全市GDP比重已達45%,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1.4%。
在前天的濱海新區新聞發布會上,該區管委會主任皮黔生介紹說,整個2006年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第一年,也是該區新一輪開發建設的起始年。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目前已基本確定。
濱海新區去年完成財政收入380億元,同比增長31.7%。口岸全年進出口總值達1018.85億元,海關稅收562.35億元,分居全國第4位和第2位。
“新區在起始年里實現了快速發展,為下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皮黔生說,去年一年,濱海新區在金融、外匯改革方面推進步伐加快,同時在如何形成以精英城市為核心的環渤海經濟圈的建設,市領導率團到河北、山東、遼寧和大連等地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曹妃甸的合作已經落實,包括高速公路等一些重點工程已經開工。
皮黔生告訴記者,去年,該區引進了花旗、三井住友等外資銀行,批準建立了摩托羅拉、天津港(10.83,0.78,7.76%)等企業財務公司。空客A320開始廠房建設,海航支線航空、七六 四導航設備、航空電機、六零九航空電纜等項目已經落戶。
據悉,在“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掛牌成立并完成了首期60.8億元資金的募集工作后,濱海新區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也正在籌建。
對下一步整體工作思路,皮黔生用“乘勢而上,大膽試驗,創新有為,全面提速”進行了概括。
“新區發展進入了新的上升期,必須搶抓機遇。”皮黔生說,下一步必須落實國務院20號文件,落實新區綜合配套改革方案(下稱“方案”),將8個經濟功能區的建設全面推進,提高經濟、社會發展速度。
皮黔生透露,在金融方面,外匯政策改革實驗已全面啟動;新區管委會增設了科技發展局,成立了規劃、土地和環保三個分局,組建了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趙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