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闖進手機搜索引發"蝴蝶效應"
Google能否成功且不說,但它看上的東西肯定又要行情大漲了。
最近,一些手機上網用戶突然發現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首頁上出現了一個搜索框,只要在其中輸入關鍵字,就能搜到相關的信息,這其實是中國移動和Google(谷歌)合作剛推出的移動搜索業務。
Google的“蝴蝶效應”
實際上,這次合作的成果目前還極為有限:能夠提供的還只能是“移動夢網”范圍內的有限搜索,至于更廣闊的海量免費WAP網站內容,乃至整個互聯網內容的搜索,Google都還沒有推出。另外,目前Google移動搜索引擎所能支持的手機只有20多種,只占國內手機量的6%左右。Google正在繼續努力,以使更多的手機能夠支持移動搜索功能。
但是,這個目前看起來規模很小的合作卻在國內的移動搜索行業內產生了“蝴蝶效應”。雙方合作的消息公布后不久的1月8日,號稱“全球第一無線搜索”的Cgogo公司宣布與諾基亞聯合推出“本地搜索”服務:在國內銷售的諾基亞N系列手機將全部內嵌Cgogo的城市信息搜索系統。“如果你要找鵬潤大廈附近的肯德基餐廳,只需要進入這部手機的Cgogo本地搜索菜單,就能找到附近9家餐廳的詳細信息,還會收到一份詳細的位置地圖。當然還可以通過手機下載一個電子優惠券,從而享受肯德基的打折套餐。”Cgogo無線事業部經理崔浩興奮地在自己的諾基亞手機上演示著這項新的服務。
與諾基亞合作的搜索引擎并不止一家。去年3月,國內第一互聯網搜索公司百度也同樣與諾基亞達成協議,在其N系列手機中內嵌百度的搜索引擎。與Cgogo的本地搜索不同的是,百度主要提供的是從互聯網轉換過來的網頁、新聞等資訊的搜索。
反應靈敏的資本也迅速向這個領域集中。據了解,Cgogo在2006年6月就拿到了李嘉誠旗下基金的投資,金額高達2000萬美元;另一家國內移動搜索廠商明復(Minfo)也在去年12月拿到了美國風投StaenbergCapital公司336萬美元的投資。
元旦剛過,儒豹(Roboo)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韓松就急急忙忙從美國硅谷趕到北京,籌建公司的市場運作中心。作為原中科院的機器人視覺技術專家,1991年就去美國的韓松終于在去年下定決心回國創業,成立了專注于移動搜索的儒豹公司,他手里拿著來自硅谷天使投資人的300萬美元。
目前,儒豹已經在硅谷成立了軟件架構中心,在蘇州建立了中國總部,在西安建立了研發中心,公司已經初具規模。儒豹還將在近期再次融資,預計金額將達1000萬美元。“去年我剛回來的時候和一些VC談融資,他們對我們的概念都不太理解,說自己只用手機打電話,連發短信都很少,手機搜索能有市場嗎?如今Google和中國移動這事一出來,他們對待手機搜索的態度馬上來了個180度的變化。”韓松深有感觸地說。
一拍即合的合作
Google資深軟件工程師谷雪梅就是最早介入中國移動項目的研發人員之一,早在2001年,Google就已經對移動搜索感興趣,并且在內部成立了研發小組。如今,Google已經與全球最大的幾家移動運營商沃達豐、西班牙電信、KDDI、Cingular簽定了合作協議,為這些運營商提供搜索服務,與中國移動的合作也不過是其全球移動搜索戰略的延續。
當然,Google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也非常感興趣。2005年11月,還在美國總部工作的谷雪梅就接到了頂頭上司、全球移動研發總監李文飚的命令,她和另外一名工程師需要抽出一些時間做一個適用于中國的搜索產品。到了去年2月,產品完成初步的開發工作,谷雪梅也回到國內,繼續進行產品的測試和完善工作。“在搜索排名尤其是可下載內容的排名上,我們全球都是統一的模式,只不過我們需要把很多中國本地化的東西放進去。”
對于中國移動來說,移動搜索非常重要,因為它將成為整個移動增值業務的核心。2006年,中國移動一方面繼續對違規SP進行嚴厲打擊,另一方面也在去年11月在“移動夢網”首頁主推精品業務層,使得這些熱門欄目的內容開始豐富起來。但是,隨著內容的豐富,手機用戶卻越來越難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了。因此,引入移動搜索引擎可謂正當其時。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非常重視這次合作,他曾經親自與Google董事長兼CEO埃里特·施密特會晤并敲定此事。
巨大的數字鴻溝
與中國移動合作也并不意味著Google能夠在這個市場上輕易獨占鰲頭。正如Google目前對中文搜索的理解并不如百度一樣,Google對于中國的移動搜索市場的理解也未必就能夠超出國內的專業移動搜索公司。
“移動搜索與互聯網搜索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人為中心的搜索。”韓松認為,這就需要開發專門的算法,通過不斷地自我學習,將手機用戶非常個性化的娛樂和生活需求體現在搜索結果上。
Cgogo公司首席執行官朱波也有同樣的感覺:“手機用戶沒有那么大的耐心,他們可不會翻好幾頁去找自己要的東西,所以手機搜索的結果必須精準,而不能像互聯網那樣給出成千上萬條的結果。”
早在2001年開始做移動搜索的時候,Google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Google用在互聯網上計算網頁排名的PageRank技術在移動互聯網上并不完全適用。所謂PageRank技術,其實就是通過統計網頁之間的超鏈接數量和進行投票來確定網頁的重要次序。而在無線互聯網上,大部分WAP網站都是自己獨立發展起來的,他們的內容也都是自己生產出來的,WAP網站之間的超鏈接比起互聯網要少很多;通過計算超鏈接來排名顯然就不一定合適了。因此,從2001年開始Google就立志于開發一套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搜索排名算法。目前雖然Google已經開發完成,但由于沒有經過大規模應用檢驗,這種搜索算法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
而且,由于互聯網和手機上采用的文件格式各不相同,普通手機并不支持互聯網上最常用的HTML格式,這也使得Google在互聯網上積累了多年的技術優勢,到了手機上卻無從發揮。為了打通互聯網和手機之間的鴻溝,Google花了很大的力氣研發格式轉換器,希望能夠將互聯網上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轉換到手機上面。
谷雪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我們通過手機進入一個足球網頁,我就能夠做到把汽車廣告去掉,而把阿迪達斯廣告留下來。這項技術在全球也是非常領先的了。”但是,這種技術要用于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恐怕還需要完善,Google在移動搜索產品上的本地化之路還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