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全國網民熱烈地“曬”了一把工資,從而引發了不小的震動,白領群體對自身收入的普遍焦慮,使得大量在職人士對自我充電的熱情高漲。但由于平時工作繁忙,無暇進行線下學習等原因,使得網絡教育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不少人士反映,網絡學習在自己跳槽經歷中功不可沒。現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張小姐便是一個跳槽成功的典型。張小姐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我從一家小公司直接跳到了一家外企,薪水也隨著翻了一番。”她這樣分析自己:“實際上,就我從事的專業來看,早已可以勝任外企的同職位甚至更高職位的工作,但受限于自己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水平,一直未敢進入外企。”由于平時工作繁忙,張小姐很少有時間去線下學習班,于是嘗試著每天在家中學習一個小時的口語課程,堅持下來,終于小有所成。
張小姐的例子代表了多數選擇網絡學習的用戶的想法。相當多的人士希望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從而獲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薪水,但平時繁忙的工作總是讓自己的學習計劃落空,在這種情況下,網絡學習成為最佳選擇。
據新東方在線數據中心反饋的信息顯示,2006年12月到2007年3月期間,購買網絡課程的人數比往年同期上漲了40%,其中有跳槽傾向的人士占據了一半以上。
市場醞釀井噴
其實,近年來,世界各地對在線教育的需求正不斷增長。國際數據機構IDC的調查表明,到2008年,在線教育市場將增長2倍以上,美國的在線教育市場將達135億美元,而全球在線教育市場將達210億美元。
而iResearch艾瑞市場咨詢發布的《2006年中國網絡教育研究報告》顯示,2006年中國網絡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02億元,比上年增長23%。根據該報告的研究,中國的網絡教育市場總體處于成長期,但隨著中國的信息化程度、網民對網絡教育認知程度、學歷教育社會認可度的提高,網絡教育市場將步入快速增長階段。
在2006年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上市之初,其董事長俞敏洪曾有這樣的預言:“我估計在線教育在未來三年到五年內會出現幾家大的教育機構,分別實現幾個億的收入。”
實際上,2006年大型網絡教育機構的收入均不到一億,這就意味著,如果要實現俞敏洪預言的幾個億收入,必須要在幾年時間內實現連續翻倍增長。
“我們并不是沒有機會。”新東方在線CEO孫暢如此解釋,“2006年國內在線教育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兩百億,但做網絡教育的機構也有上萬家,很多份額都被小型的機構蠶食掉了。”
在網絡教育行業發展的過去十年中,一直存在著混亂無序的情況,不少網絡教育機構并不具備相應的師資力量和硬件基礎,也能隨便建個網站做網絡教育,結果損害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面對這樣的情況,孫暢認為,在師資、課件、服務等方面皆有優勢的網絡教育機構,只有在規范網絡教育行業之后,才使這種優勢得到最大的體現。
解決資金瓶頸
不少教育界人士已經開始呼吁政府應當積極應對網絡教育的發展,規范整個行業競爭,為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提供生存空間。2007年1月,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指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將在網上進行,同時將推進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共享平臺建設,實現精品課程的教案、大綱、習題、實驗、教學文件以及參考資料等教學資源網上開放。盡管《意見》并未直接提到規范目前網絡教育市場的舉措,但業內人士認為,四、六級如此重要的考試也將實現網絡化,表明了政府已經認同網絡教育的必要性和優越性,規范整個行業發展的措施相信并不遙遠。
有關網絡教育政策導向的信息不僅于此。據了解,在2007年兩會期間,新疆人大代表阿迪力.吾守爾代表提出了一個著眼未來的話題:要加快西部發展,網絡教育作用不容忽視。他提出,西部家庭收入低,即便上普通大學,學費、生活費、路費等合計起來每年至少超過7000元,以至于許多家庭不得不賣牛羊賣房屋,甚至借債。因此,阿迪力建議,應該加大網絡教育在西部的投入。
業內人士認為,基于西部的現實情況,網絡教育將成為解決資金、資源失衡等高等教育發展瓶頸的有效手段,國家很可能采用傳統教育與網絡教育并舉的措施,從戰略的高度加大網絡教育的投入。
據悉,新東方在線已經著手制訂西部戰略,準備以公益和商業并舉的方式進入西部市場。
除了政策導向,風險投資也早已盯上了網絡教育。2005年,就有三家企業獲得了風投青睞,中華培訓網、飛龍網和精品學習網分別獲得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和資金都到位后,網絡教育實現井噴也許為時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