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開家假寵物店:“我家貓貓不吃糧”
如今寵物行業好賺錢,但仿真寵物依然也能帶來大財富。有人通過經營逼真的假寵物找到了自己的財富金礦。2002年,劉迷云的女兒考入了北京的大學。為了方便孩子的學習,她和愛人決定,賣掉內蒙古的老房子,一家三口,舉家搬遷到北京。
為了維持生計,劉迷云決定從商。資金不多,只有8000元錢,而且對于北京人生地不熟。她想了一個法子,把內蒙古的特產賣到北京來。可是賣什么合適呢?她想到了自己從小的玩具,羊毛做成的小牛,小羊。
在北京租了個小門面,劉迷云開始當起了老板,賣的就是這些羊毛做成的玩具:小牛,小羊。可是,剛開始的八個月,幾乎沒有生意。直到第二年,2003年,恰巧是羊年。她在二十多天的時間,凈賺七萬。那是劉迷云的第一桶金,也讓她對皮毛市場有了信心。
生意逐漸有了好轉,劉迷云經營的仿真寵物的品種也越來越多。在顧客的提醒下,劉迷云開始大量的開發貓、狗系列的仿真產品,結果大受歡迎。
2003年11月份,她又投資了一萬元錢,全部用來辦貨。在北京天隆昌工藝品批發市場租了一間30平米的門面,店名也很吸引人,叫做“我家貓貓不吃糧”,開始做起了批發生意。
“現在批發店一個月流水在15到20萬,因為批發的利潤空間很低,大概10到15個點,這樣一個月純利1.5到2萬。”劉迷云表示。
現在,她每月固定開支有18000元左右,其中倉庫租金占大部分,約有12000元左右,店面租金3000元,員工3人,工資3000元,稅費200元。現在每月可以凈賺兩萬元左右,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
因為劉迷云的商品質量好,仿真寵物個個栩栩如生,而且價格也相對有優勢,有五分之四的顧客都是全國各地來的批發商,而其中五分之一是要求訂做1:1仿真寵物的顧客,劉迷云也能小賺一筆。
比如一只1:1的貴婦犬,售價是300元。需要一張羊皮,成本在130元左右。而利潤在一倍以上。“工藝品的利潤空間就得在一倍以上,這幾乎是業規,它不象消費品”,劉迷云透露。
小店就象一個動物園,各種各樣的陸地動物幾乎應有盡有,甚至還有“中國龍”。可是,其中賣得最好的,卻是一只可以掛的“電視貓”。劉迷云表示,電視家家都有,這種產品很好銷,普通的貓一個月賣50只,這種貓就可以賣500只。
盡管生意不錯,但是,劉大姐也有她自己的擔心。那就是競爭很激烈,同類的產品在全國有五、六個基地都在生產。而自己的店的優勢就是生產高難度的產品。比如1:1的仿真狗,名貓,名犬,而低端的產品就被仿制得多一些。
下一步,劉迷云準備與廠家合作,讓自己的仿真寵物會叫會走。到那時候,生意應該會更好,劉迷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