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藝術品
書畫、瓷器、古董、紅木家具、甚至老房子都可以作為藝術品進入投資者的視野,這些投資品種既有增值的潛力,又具備很強的觀賞性,與投資者在文化休閑方面的志趣更能相通,從而受到各方追捧。不論經濟環境發生如何的變化,只要文化還在傳承,藝術品的價值就不會被埋沒,這也正是投資收藏的目的所在。
2001年,上海敬華拍賣公司的首次拍賣活動中,一款“明永樂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作為拍賣圖錄的封面被隆重推出,經過幾十輪的激烈競標,最終以880萬元成交。4年后,當此燭臺出現在北京翰海拍賣公司的春拍中時,被藏家以2035萬元的價格買走。一只燭臺,一件古玩藝術品,投資4年后的利潤達到了131%。
與證券投資一樣,投資藝術品也講價值投資,長期持有。中國古代對藝術品投資也有論斷:“土地五年漲一倍,古董十年漲六倍。這說明投資藝術品要有回報,不是今天買進,明天就可以賺錢,一般是有一定時間和周期的。像謝稚柳的精品《峨嵋金頂圖》曾在1992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位海外買家以34萬港元購進,當時,這幅作品已是謝稚柳作品最高價,但時隔8年,當這幅力作再次亮相蘇富比時,以103.5萬港元拍出,實現8年中升值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