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是想買貨?”
深圳商人:“是。”
記者:“那你現在有沒有找到目標?”
深圳商人:“找不到,他們都不想賣。”
記者:“你手里有貨嗎?”
大蒜經銷商:“都有,誰都有。”
記者:“你手里有多少?”
大蒜經銷商:“有幾百噸。”
記者:“愿意賣?”
大蒜經銷商:“現在便宜不行,貨少還得漲。”
記者:“多少錢你才賣?”
大蒜經銷商:“這沒法說,到不行的時候再便宜也賣,現在看著要漲,所以不賣。”
記者:“你覺得會漲到多少錢?”
大蒜經銷商:“4塊往上。”
這位銷售商口中的4塊往上,指的是大蒜的批發價,而目前金鄉大蒜的批發價是3.5、3.6元左右,他認為升值的空間還很大,在南店子市場上,抱有和他同樣想法的大有人在。不僅如此,記者在當地還了解到,當大蒜價格一路上漲,有的蒜商已經開始大量囤貨惜售。
山東省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華光集團董事長李敬峰:“就是說這個量少為主要原因,這樣就給參與大蒜這一部分人提供了一個盈利的機會,所以他們現在不光不賣,還在投一部分資金急于存蒜。”
王愛國也是一位大蒜經銷商,從今年年初開始,他就和幾個朋友一起開始大量買進大蒜,目前手頭的存貨已經非常可觀。
記者:“今年你們是幾個人一塊搞,現在存了多少貨?”
大蒜經銷商王愛國:“今年我們4、5個人搞了有兩千噸。”
王愛國的大蒜都放在當地專門存放大蒜的冷庫里,一季下來每噸需要支付250元的費用,兩千噸的現貨,王愛國只要一出手就能賺到700多萬元,但他卻寧愿向冷庫繼續交納存放費,也不急于出貨。
大蒜經銷商王愛國:“這個東西市場規律就是這樣,越有買的就越漲,大家都等一等,但是現在總體(金鄉)大蒜來講,購銷兩旺,大家都在賣,賣的也不少。”
記者:“你這幾塊?”
大蒜經銷商王愛國:“我這一塊,最近也想出手,等到一個好價格。”
不僅是像王愛國這樣的本地商人,很多外地商人,本來從事的是其他行業,一看炒蒜有利可圖,也都蜂擁而來。
大蒜經銷商王愛國:“有搞房地產,一看房地產去年價位不行,一看大蒜比較賺錢,價格一路飆升,他們拿出這個錢也投資到大蒜這個生意上,也有的投資到蒜片這個生意上。”
我們看到,緊俏的貨源和不斷攀升的市場價格讓金鄉縣的這些大蒜經銷商今年分外沉得住氣。可能在他們看來,只要蒜價接著這么漲下去,手頭囤積的大蒜就是一個會不斷膨大的金娃娃。他們這種心理其實就是典型的投機,追漲殺跌,只要價格上漲誰都不會輕易出貨,囤積居奇,進一步推動價格上升。那么,蒜農又能從這波市場炒作中分到多少“蛋糕”?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