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趨勢融在生活方式中 消費趨勢是消費者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的消費動向,是消費行為普遍性的一個集中呈現,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階段性結果。那么,對于企業來講,消費趨勢怎樣呈現出來的呢?
近年來,韓國企業如三星、LG等在競爭最激烈的IT數碼、家電等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全球范圍內強勢崛起,產品的外觀和工業設計可以說是他們取得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幫助這些產品在今天的市場走俏的一個內在原因,就是它們吻合了當前人們的生活方式,或者說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根據對國際家電品牌菲利浦、索尼的案例研究發現,它們也面臨著消費產品行業的激烈競爭和危機,它們提出,由于市場飽和,消費者價值觀發生著急劇的轉變,家電產品的價格、性能、質量只是產品進軍市場的敲門磚,任何企業要真正取得競爭上的優勢,必須更多注重消費者的情感體驗,在提供高質量產品的基礎上,提高產品的軟性價值,使產品充分融入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提供用戶獨一無二的情感體驗。通過準確地建立這種紐帶,企業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成為消費者的首選,進而暢銷。
從眾多案例中我們可以總結,如何讓產品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建立聯系,特別是如何讓產品在幾年以后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這才是企業把握消費趨勢的一條必經之路,也是暢銷產品研發概念的真正源泉。消費趨勢正式融入在大眾消費者日常生活方式中的,而且時時刻刻都在向所有生產者呈現,如何洞察卻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通常來說,消費者生活方式的現狀是最容易了解的,但是從中發現趨勢往往很難,因為消費者往往自己都不能清晰地描述自己下一步的消費傾向。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諾基亞們對未來5年的產品的設計又從何談起?
趨勢研究依賴正確的方法
有人說,消費者研究是最重要的方法,但是,現實讓很多企業對此也有頗多困惑。
一方面,一般意義上的消費者研究并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你如果直接去問消費者的話不可能得到人們想要什么的答案,大部分消費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他們不說他們所指或者所說的不是真正的所指,比如,你去問消費者未來5年你想要什么樣子的手機,消費者就很難說得出來,而且他說出來的手機的樣子的描繪,你也不見得能理解,甚至連他自己都很難把握。因此,有些時候,消費者說的不一定總是對的;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消費者的需求都需要滿足。有些消費者的需求,或者消費者的有些需求,企業要選擇不去滿足,而有很多時候當你問消費者的需求的時候,他常常告訴你的是理想的或者全面的需求,但是當你整合所有需求開發出產品后,他們又不見得喜歡。比如傳統的家具商場試圖將家具賣給所有的人,而瑞典的宜家家居,卻把目標定位于那些追求風格又圖便宜的年輕人身上,從而贏得了自己的市場,如果宜家趨于傳統的消費者家居需求的全面滿足,就很容易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潭。
確實,消費者的心思有時候的確很難琢磨,特別在那些需要引領時尚又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的領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至今為止,消費者的研究卻依然是獲得產品創新的最佳途徑,關鍵在于,是不是有好的方式和方法。由于消費者的需求常常是難以說清楚,是潛藏的,更多的間接的研究的方式才能深入地梳理目標消費者的動機、需求和渴望,而如何設置正確的問題,以及在一定信息量積累的基礎上去融合對消費者很多行為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則成為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