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持續成功
對任何企業做這樣的判斷都要冒極大的風險,即使對GE也是如此,更何況康師傅只有20多年的歷史。但我們希望通過對持續成功企業的研究,發現他們從成功走向成功的基因,而不是經驗。我認為,在企業永續經營方面,康師傅確實是一個杰出的范例。
第一,康師傅是適應市場變化程度極高的企業,幾乎每次市場環境的重大變化,康師傅都率先做出反應。康師傅在營銷變革期的市場動作,幾乎已經成為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風向標。
第二,康師傅成功地進行了品牌延伸,拓寬了業務層面,顯示它在核心產業飽和時向其他產業延伸的能力極強,因為永續經營的企業絕不會隨著產業的飽和而停止增長,更不會隨著產業的消亡而消失。
第三,康師傅已經進入系統營銷階段,它已經不再依靠單項因素競爭。不同數量級的競爭對手已經無法模仿它。中國企業的成功遵循著這樣的邏輯:創業企業的成功,通常擅長運作單一營銷要素取得市場突破,甚至可以把單一營銷要素發揮至極致;企業的持續成功,則依賴系統營銷要素,沒有明顯的破綻。
弱勢企業脫穎而出,通常帶有強烈的個性。弱勢企業由于不具備全面競爭優勢,因此,只有張揚個性,發揮優勢。比如,絲寶之所以能夠在強勢競爭者寶潔的陰影下突圍,就是因為把終端銷售做到極致,發揮了個性優勢。納愛斯之所以能夠在銷售總量上超越寶潔,也是因為在低端產品和農村市場做到了極致。
如果我們把脫穎而出的企業稱為單項冠軍,則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全能冠軍。如同攻城戰一樣,攻城成功只需要突破一點即可,守城成功則需要萬無一失。絲寶雖然把終端銷售做到了極致,奇強曾經把農村市場做到了極致,但這只能保證它們脫穎而出,并不能保證它們能夠善終。為什么在重慶奧妮、山西奇強、武漢絲寶、浙江納愛斯的輪番沖擊之下,甚至在某個階段還稍落下風的寶潔,毅然屹立不倒,而其他企業卻只風光一時,就因為其他企業只是單項冠軍,而寶潔是全能冠軍。
脫穎而出的競爭思維與永續經營的競爭思維完全不同。可惜,中國大多數本土企業陶醉于脫穎而出的成功喜悅之中,以為還是“靠這兩把刷子”同樣能夠永續經營。
第四,康師傅已經非常成熟,既不像一些剛出道的企業那樣有股“誰也不服”的勁頭,也沒有一些小有成功的企業那樣有股“天下英雄,舍我其誰”的氣概。康師傅雖然是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領頭羊,但它并不是一個特別張揚的企業。內斂,可能是成熟的一種表現。因此,中國企業在前一段時間陷入了一場是細節決成敗或者是戰略決定成敗的爭論時,康師傅在快銷品營銷界的持續成功,無疑說明了這一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