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介和:熱衷收購國企
2005年胡潤百富榜揭曉,在2004年僅以15億元名列第66位的嚴介和,以125億元身價躥升至第二富,成為一匹最引人注目的富豪“黑馬”,風頭甚至蓋過首富黃光裕。
對于廣大民眾來說,坐擁125億財富的嚴介和比較陌生,但他所有的太平洋建設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民營基礎設施建設企業,也是惟一一家擁有國家公路和市政工程兩個總承包一級資質的民營企業。其下屬的企業主要從事公路、市政、水利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同時涉及機械、新材料、化工、陶瓷、建筑、地產等多個領域。
事實上,直到2002年,這個集團的年產值也不過20億元,真正令嚴介和的身價急劇膨脹的是,2005年初開始的一系列對國有企業的并購。到最新一期福布斯財富榜公布的時候,嚴介和已成功收購了31家國有企業,涉及資產總額達60億元。
胡潤榜對他的評價是:“嚴介和的異軍突起則是因為他的企業能夠介入一個相對壟斷且符合經濟規律的行業——基礎建設。”而這也引發了一連串考問:且不說太平洋建設集團最初從事的公路、市政、水利等基礎設施領域壁壘重重,非一般人所能覬覦,僅一年內何以年產值不過20億元的身家去收購高達60億元的國有資產?
因為,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屬于公益性產業,投入高、回收期長,如果年產值20億元的話,其利潤不應超過2億元。否則的話,就是暴利,與其公益性相違背……各種猜測紛紜。
另一方面,嚴介和又被譽為國有虧損企業的救世主,他本人在國內不少城市被奉為上賓。
“太平洋沒有任何‘原罪’,我們的第一桶金來得非常干凈。我們沒有任何不可告人的東西。”這是嚴介和對于眾多質疑的回應。
在嚴介和的詞典里,“國企”就是“國人企業”,而“私有公用、私營共有、權力公眾化、資產社會化”是對“國企”的詮釋。其中,摒棄家族制和家族化,“零血緣”、“零情緣”、“零地緣”則是嚴介和特別強調的管理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