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在1997年秋天開始暴跌,至1998年夏天到達底部,此時的恒生指數已較高點時跌去三分之二。而不動產的價格在一年中下跌了一半,在2000年高科技泡沫時經歷短暫復蘇后,又持續下跌,直到2003年的SARS時期才觸底,累計跌幅達75%。
泡沫破滅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整整一代香港人在熊市中長大,未來在他們眼中一片暗淡。他們在自己思維定型走向成熟的年紀里,經歷著資產價格不斷的縮水。這令[創業網-http://m.fswenwen.com]他們在一生中都不敢冒大的風險。這就是為什么現在的香港樓市在種種狂熱之中仍然表現溫和,價格僅相當于1997年危機前水平的一半。
市場的反轉非常遲緩。開發商不得不暗地里打折銷售。只有在金融業集中的地段,地產價格才出現了明顯的上漲。這其實是全球流動性泡沫的一部分,因為泡沫使得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迅速壯大。這些基金在為他們的投資人賺取第一塊錢之前,先要收取2%的管理費,這筆收入使他們居住的街區的房價猛漲。
中國故事
類似的故事可能正在中國的一些城市發生。飛漲的股市和十年前的香港市場驚人的相似。城市里不斷流傳著投資某只股票暴富的神話。其中,被談論最多的一只股票[創業網-http://m.fswenwen.com]是貴州茅臺( 110.31,3.92,3.68%)。傳說的一個典型版本是:一個退休者把他所有的儲蓄都買了茅臺股票,現在成了億萬富翁。茅臺股票的估值水平之高令人咋舌,其業務量也因為股市的繁榮而擴大——股市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加大了對50年陳釀茅臺的需求。
但我有點疑惑的是,究竟有多少50年陳釀的茅臺酒?難道它們在“文革”時沒有被紅衛兵毀掉嗎?不過,只要有大量資金競相追逐,茅臺的神話就會延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