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日前下發通知稱,對于部分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的飲食業、娛樂業等八個行業的企業應稅所得率進行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制造業的應稅所得率從7%-20%調整為5%-15%;娛樂業則由20%-40%下調至15%-30%,其他行業的應稅所得率調整后分別為:交通運輸業7%-15%,建筑業8%-20%,飲食業8%-25%。
在成都李家沱社區開餐館的李明聽到這一消息后,決定在成都麻石橋地區再開一家分店。他說,他作出這一決定的原因之一是,稅務部門把飲食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率最低降至8%。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營成本,使他們的盈利空間有所擴大。
背景
和諧社會需要公平稅負
李老板是前年來成都投資餐館的。他說,從今年以來,以豬肉為代表的農副產品價格大漲,好多蔬菜都要兩、三塊錢一斤,該繳納的稅還得繳,一分也不能少。金花鎮皮鞋小作坊的王女士認為,個體戶繳納的所得稅很少,稅負水平比大企業要低一些,這是一個誤會。因為大企業實行的查帳征收,賺了錢才交所得稅,但稅務部門對小企業實施的是核定征收,不管你經營情況好壞,也不管賺錢與否,你每個月都得交定額的企業所得稅。因此,在小企業經營狀況比較差的時候,其所得稅的稅負水平比大企業還要高一些。
對于上述說法,記者從省地稅局獲得了證實。“根據各個部門和地方的統計數字,以及稅務部門在實踐中的體會,發現目前這些企業的稅額標準偏高”。該部門有關人士稱,由于匯率變動、通脹加劇及接連加息的影響,國內眾多企業的利潤率都發生了下降,這些小企業平均利潤率的下降自然更加嚴重。
來自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表明,長期以來,我國在稅收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給予外資企業很大的優惠,而對非公企業,尤其是民間創業方面的束縛或者限制較多。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發布的一組數字表明:1999年全國有個體工商戶3160萬戶,到2006年6月底下降為2505.7萬戶,個體工商戶減少約650萬戶,平均每年減少87萬戶。個體戶面臨的困境,實際上也成為了降低小企業所得稅率的原因之一。
效應
引導更多人投資創業
“降低后的具體所得稅率還沒有正式確定,但打電話來詢問這個事情的人不少。”成都地稅局的有關人士說,看得出來大家比較關心。如果平均的所得稅率下降8個百分點,一家年營業收入為50萬元的小企業,就可以節省稅收4萬元。這對于小本經營的投資者來說,還是一個不可小視的數字。因此,看重所得稅下降而打算增加投資規模的中小投資者不在少數。
王女士的投資追加計劃是這樣的,她現在的物流業投資額只有80萬元左右。自有運輸車輛8輛,原來也打算加大投資規模,但一直覺得稅負太重。現在最低只繳納7%的所得稅,一年要節約好幾萬元,這對于“小打小鬧”的她來說,不是一個小數。
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自主創業無疑是一條可行之路,而給予比較優惠的企業所得稅政策是必要的,而且從目前我國的財政狀況來看,也是可行的。小企業數量大但納稅規模小,適度減稅對稅收總量的影響不會很大。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對經濟的周期性起伏可起到很大的緩沖作用,在穩定就業方面影響巨大。目前,中小企業占中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上繳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
“也許,降低小企業的所得稅率還可能帶來相關費用的降低甚至取消。”一份調查報告稱,開一家小飯館可能面臨22個部門的收費,這種成本比稅收高出許多。過高的稅費成本也造就了很多游商游販,他們面臨被打擊的風險。對大多數小企業而言,稅收只占其交給政府費用的1/3左右,而多種收費占到近2/3,其中有工商管理費、市場管理費、年檢費和質量檢驗費等等,這讓很多小企業不堪重負。因此,降稅還具有較大的示范效應。
本報記者楊成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