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曼兄弟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博泰
雷曼兄弟剛公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公司實現凈收益8.8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只下降了3%,降幅小于分析師的預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以外的海外地區收入首次占到了總收入的一半以上,達到了53%。由此可見,盡管遭受了美國次貸危機的沖擊,但雷曼在擺脫對固定收益產品的依賴、實現多元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事實上,雷曼兄弟在亞洲區的凈收入自2001年起到現在翻了四番,而年度業績也連續4年創新高。
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吸引了眾多國際投行前來“淘金”。據悉,從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雷曼兄弟就活躍在中國市場,并完成了不少創新性的交易,例如1993年中國第一筆龍債、1994年華能國際(16.33,-0.48,-2.86%)上市——當時中國公司之中最大一筆IPO交易等等。從去年雷曼兄弟表示亞太區業務是其重中之重到最近其在中國不斷“招兵買馬”以及其高管頻頻來華,不難看出中國市場對其的重要性。
雷曼兄弟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博泰日前在接受記者獨家采訪時也多次強調了這一點。他表示,無論是在投資銀行、資本市場、私募股權投資還是資產管理業務方面,中國都是全球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市場。中國市場的投資銀行業務每年增長2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同時,因財富創造的速度很快,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潛力也非常巨大。“我們希望能夠把雷曼在全球150多年的經驗帶到中國,與客戶合作,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包括最具戰略性的融資并購建議、最好的風險管理、結構化產品等等。”他如是說。今年,雷曼兄弟在幾宗令人矚目的大額交易中擔任重要角色,包括中信銀行59億美元的A+H同步上市,以及中石化15億美元的可轉債發行等。
在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中,不僅國有企業實現了做大做強,眾多民營的中小企業也越來越充滿活力。因此,博泰表示,雷曼兄弟除了繼續拓展大型企業的股票發行業務之外,還希望能成為民營企業的首選顧問,幫助他們開展股票發行、二級市場再融資、資產管理工作以及海外并購等投行和資本市場業務,保證其享受到全球其他客戶所能享受的一攬子服務。另外,因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徹底解決,雷曼兄弟也希望通過旗下的私募投資基金為其提供必要的資金。
“私募基金是我們的核心競爭能力之一,有與全球客戶合作的優良紀錄,并隨時樂意利用公司自身的資產支持我們的客戶,以及共同投資。我們希望中國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的企業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博泰表示。他告訴記者,由于中國小企業的成長性很好,在其中投入很少的資本(不謀求控股)就可以得到很高的收益。
據了解,去年10月,雷曼兄弟與藍色巨人——IBM公司聯合啟動一項名為“中國投資基金”的私募基金項目,初始注資金額為1.8億美元,雙方各自注資9000萬美元。與傳統意義上的風險投資公司瞄準初創企業并占有所有權股份不同,這個基金鎖定的目標是那些在不同行業中處于發展中期并開始走向成熟的中國國有或私營企業。
“中國的投資機會很多,我們希望與客戶共同掌握這些機會。除了上市公司以外,我們也關注非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不斷增長的背景下,現在中國上市公司的確已估值不菲。不過,這部分企業只是我們投資目標的一部分,我們還可以在企業上市之前投資,也可以對民營企業投資。與過去相比,我們現在潛在的客戶群體是最大的。”博泰說。
既然中國已成為全球投行的“必爭之地”,競爭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雷曼兄弟如何才能保證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并吸引客戶呢?
對此,博泰表示,雷曼兄弟在以客為尊、戰略和業務的持續性、注重長期合作這三個方面有別于競爭對手。公司希望銀行家不要把業務看作是一次性的買賣,要真正以客戶為中心,運用全公司的資源去幫助他們,與他們建立長遠的關系,這是在競爭中制勝的關鍵。另外,從長遠來說,加強研究能力、為客戶提供戰略性的建議和意見、設計技術上獨創的結構性產品也至關重要。他特別強調了產品創新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性,認為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既能幫助規避風險,又能不斷推出創新產品。
根據博泰的介紹,雷曼兄弟目前在中國的業務增長,無論與亞洲還是全球市場相比,都遠遠超過了公司原來的期待。但是,一時的短長并不那么重要,“我們制定的戰略是要關注未來20年的發展”。他把雷曼兄弟在中國要做的工作比喻為搭建一個建筑,認為只有使這個建筑的每一個部分都很完美,才能確保雷曼兄弟在不斷發展的中國市場上贏得位置。
根據今年上半年“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所達成的協議,今年年底之前中國將對合資證券公司的設立“開禁”。對此,博泰表達了建立合資公司參與發展迅速、交易量不斷增加的本地市場發展的強烈愿望,稱這是公司關注的戰略重點之一,但會慎重嚴選合作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