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漲價奶牛養殖效益下降,央行、銀監會聯合加大對奶業發展支持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昨天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加強和改進對奶業的金融支持工作,對于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間,因非主觀因素發生還貸困難的奶牛養殖戶,其逾期貸款視困難情況可予以展期,具體展期期限由貸款銀行自主決定。
根據 《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31號)精神,通知要求高度重視做好支持奶業發展的金融服務工作,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奶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幫助奶牛養殖戶和奶產品加工企業解決融資困難。
通知明確指出,對于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間,因非主觀因素發生還貸困難的奶牛養殖戶,其逾期貸款視困難情況可予以展期,具體展期期限由貸款銀行自主決定。經貸款銀行同意展期的逾期貸款免收罰息。對符合信貸條件的奶牛養殖戶、奶農合作社和奶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信貸申請,相關金融機構要加快審批進度,對已經審批的項目要抓緊落實信貸資金。
通知還要求,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和各地銀監局要在協調金融機構對奶產品加工企業所需流動資金貸款給予大力支持的同時,加強對轄區內金融機構貸款總量和投向的動態跟蹤監測,指導金融機構適時了解和掌握借款奶牛養殖戶、奶農合作社和奶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及借款用途,加強貸款運行跟蹤監測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資金擠占挪用和產生新的不良貸款。
去年9月份,國務院在《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近兩年來,我國奶牛養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養殖戶虧損,個別地區出現宰殺母牛犢現象。奶業發展出現較大波動,直接原因是飼料價格上漲、原料奶收購價格偏低,深層次原因主要是:奶牛良種覆蓋率和單產水平低,養殖方式較為落后;乳品加工企業與奶農的利益關系不順,原料奶定價機制不合理;加工企業惡性競爭,市場秩序不規范;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液態奶標識制度不落實;消費群體培育滯后,市場開拓不力。只有采取綜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確保我國奶業持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