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奧運,交通繼續大提速
據了解,目前京津冀正在合力打造沿高速公路形成的產業帶,共同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今后在金融、交通、物流、中介服務、京津冀旅游等服務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加強。此外,在與河北省及環渤海其他地區的合作方面,天津與河北的唐山、廊坊、滄州,以及山東的濰坊、德州、濱州、東營等地,圍繞產業配套、港口建設開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合作。
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天偉表示,北京奧運會加速了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今年上半年,一批連接京津冀都市圈的高速公路、鐵路的建設與竣工,使各城市間聯系更加緊密,直達時間僅需一兩個小時,京津冀交通網絡進入“高速時代”。
而京津城際鐵路更是大大拉近了天津和北京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將天津納入以濱海新區核心區為中心,半徑約100公里,通過高速公路和城際快速軌道實現1小時的交通圈,能夠更加便捷地分享區域一體化“紅利”。按照《環渤海京津冀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5-2020)》,到2010年將“建成北京———天津———塘沽城際軌道交通線,構建京津冀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主軸”。
“可以說,高速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區域一體化的前提,也是結果,有了人流物流,然后才會有資金流;交通提速了,隨之而來的,區域合作成本會降低,產業布局會更加合理化,經濟基礎和環境容量才能放在一個更大區域背景下來勾畫”,楊連云認為。
后奧運時代,京津冀區域將推進以北京為中心,以京津為主軸,以石家莊、秦皇島為兩翼的環渤海地區城際客運軌道交通網絡建設,京津城際軌道開通后,還將推進京滬高速鐵路建設,實現5小時從北京抵達上海。另外,建成京津第二高速、京承高速公路等;開發建設曹妃甸港區,加強與天津港、京唐港、秦皇島港、黃驊港共同組成的渤海灣樞紐港群海洋運輸體系的協調,力求基本形成以北京為核心,方圓500公里區域內重要城市間的陸路“三小時交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