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企業困局
國家發改委并沒有同時公布臨時收儲的數量和具體辦法,因此目前尚不清楚玉米、大豆、粳稻和油菜籽的政策最終會對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
但是經過去年一年的大漲大落,不少糧食收儲和貿易企業已成驚弓之鳥。2008年上半年,國家在東北敞開收購玉米,并通過補貼后定價在市場上拍賣,其拍賣價格低于玉米貿易商收購、儲備和運輸的成本價格,令大量貿易商血本無歸。此番政府再次入市,可能繼續成為中國玉米最大的貿易商。
而國儲大豆方面,市場有消息稱,發改委已經初步定下150萬噸的收儲數量,其中黑龍江100萬噸,內蒙、吉林等地50萬噸。
這一數量對于東北來說,無異杯水車薪。此前,國家糧食信息中心發布預測稱,今年中國大豆產量可能達到1750萬噸,比上年增長470萬噸,增幅高達36.72%。
盡管國儲收購能在短期內起到托市作用,但是大部分的大豆仍然有賴加工企業到產區收購。目前,東北盡管大豆已經上市,但是市場并不活躍,益海集團、九三油脂等收購大戶或者只有少量收購,或者根本沒有公開報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