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增長的銀行貸款走向
cye.com.cn
時間:2009-4-20 8:46: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劉振冬 我來說兩句 |
|
|
“目前我國刺激經濟政策雖正發揮作用,但4萬億刺激政策中重投資而輕消費,也有使經濟中投資和消費結構失衡進一步加劇的擔心。長期而言,經濟結構失衡仍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交通銀行高級分析師唐建偉表示。
“持續的高信貸增長在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可能會慢慢啟動信貸周期,使經濟進入一個自我強化競速的進程,關鍵是這個啟動的時間和力量需要多大,才能帶動起來,所以未來幾個月的信貸能否持續很關鍵。”巴曙松認為。他表示,現在需要及早預防的是,未來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因為現在基本上是政府主導投資,資源向大企業集中,未來這些投資一旦退出的話,社會投資能否跟得上,如果出現斷點,將可能帶來二次探底。1998至1999年之間就出現了類似的宏觀經濟二次探底的走勢,需要及早籌劃。
唐建偉表示,一方面,為防止經濟結構失衡的加劇和防止產能過剩惡化,未來宏觀政策應注重改善民生和消費,幫助經濟恢復內生增長機制。另一方面,針對目前信貸高速增長而中小企業融資仍未根本性改觀的局面,政府應通過窗口指導等手段引導信貸的結構性調整,切實改善Cye.com.cn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因為中小企業是保增長,促就業及擴消費的關鍵力量。而且,雖然外需短期內難以改觀,但外貿企業不應全部放棄外部市場而徹底轉內銷。
還有不少經濟學家擔憂,在這種情況下,以信貸膨脹支持政府項目,以項目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啟動民間投資的模式,是否能夠真正有效啟動內生性的經濟增長?信貸膨脹是否會導致通脹重來?是否會帶來銀行系統不良資產的再度泛濫?
唐建偉認為,至少今年上半年我國面臨的主要壓力還是通縮,2009年出現通脹的風險很小,一是因為短期內CPI翹尾因素、食品價格回落及全球經濟疲軟導致的需求下降等都將促使物價下行,因此上半年物價繼續下行的可能性較大。二是貨幣供應量的高增長對物價的推動作用有一年左右的時滯。同樣,美國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帶來的通脹風險也可能要等到實體經濟開始出現好轉一年之后才會顯現,短期之內全球經濟還不會面臨通脹壓力。
另有專家認為,雖然一季度M2增加25.5%,但銀行存款定期化的比率仍然較高,貨幣流通速度相對前兩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不會引發需求的快速上升,不會引發通脹。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