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向”催漲創業潮 ■本報記者周連山 本報通訊員程學武趙曉亮
滁州市南譙區,緊鄰南京,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近水樓臺先得月。在省委、省政府提出東向發展戰略后,得蘇浙滬觀念、信息、技術之先的南譙人,奮起直追,迅速掀起全民創業熱潮。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鄉明張村在南京打工的 農民劉延龍,帶回草坪種子,試種成功。在他的帶動下,如今,該村的草坪已發展到5000畝,成立了草坪協會。2005年,劉延龍帶領村民成立明張村“綠林花木公司”,走出了一條“支部+協會+公司+農戶(經紀人)”的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帶動全村800多人參與創業,從事草坪生產、管理、運輸、銷售。目前,該村草坪業年產值已達1000多萬元。
創業路上巾幗不讓須眉。婦女致富帶頭人、曾獲“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女狀元”的胡大明,在2004年8月23日成立南譙區綠園蔬菜經濟合作社以來,為農民提供新品種、新技術服務,帶領周邊1000余農戶種植蔬菜。近年來,胡大明所在的合作社,幫助社員及周邊菜農,向江蘇南京等地銷售蔬菜1900多萬公斤。
與她一樣,目前,該區涌現出農村婦女創業帶頭人近百名。這些“半邊天”給南譙農村經濟帶來了無限活力,成為南譙全民創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農民創業又何止劉延龍、胡大明。據統計,到目前,該區農民創業者創辦的花卉、苗木、養殖、養魚、菊花等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就達50多個,帶動3萬多名會員共同創業致富。
在鼓勵全民創業過程中,南譙區立足開發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園,精心為創業者搭建創業平臺。該區黃泥崗鎮,曾有2500多人在江浙等地輕紡服裝企業工作。這些人中,一些在企業擔任中高層領導職務的人,迫切希望回鄉創業。南譙區委、區政府因勢利導,積極整合資源,精心籌建“輕紡服裝加工”創業基地。目前,他們中已有10余人來創業園申辦服裝企業事宜。
東向吹漲創業潮。在南譙采訪,所到之處,都能感受到南譙人火一般的創業熱情。據統計,該區中小企業已發展到375家,規模以上企業44家,民營經濟已占全區經濟總量的80%%以上,形成家電制造、農副產品加工、新型建材、輕紡服裝、木地板加工、機械配套制造、汽車配套制造和絹云母加工等八大支柱產業集群。至去年11月底,該區財政收入11134萬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同比增幅達20個百分點。
【感言】
南譙區委書記沈中林:滁州是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而南譙又是滁州的“南大門”。我們只有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大力推進全民創業,才能呼應南京“跨江發展戰略”,融入南京都市圈,實現南譙經濟快速和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