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倫敦的這個奧運難題,反而恰好能給中國企業帶來商機。
“當我了解到北京總共動員了70萬名奧運志愿者,我感到太驚訝了。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組織起來的志愿者人數不足所需數量的10%”。
曼尼說,“當中國擁抱世界的時候,倫敦也向中國敞開了懷抱”,倫敦缺少建設工人,而建設工人又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術,因此倫敦鼓勵投資者到倫敦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倫敦幾乎所有的與奧運相關的大型合同和采購項目都是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
曼尼的同事,倫敦發展署商機部總監杰夫·牛頓對本報說,“中國企業有很多機會。目前為止制定出來的招標采購項目還很少,我曾經擔心過中國企業可能[創業網m.fswenwen.com]會錯過這些機會,但是從我7月10號從中國企業界了解到的情況看,事實遠非如此。中國企業有著非常強的競標能力!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倫敦給投資者提供的不僅僅是充裕的資金和走向全球化的機遇,還有寬松的管制和公開的交易環境。倫敦證券交易所旗下的創業板市場AIM給中國企業上市提供了便利。目前在[創業網m.fswenwen.com]倫敦投資的中國企業僅有250家,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興通訊、中國電信等。
除了羨慕北京良好的基礎設施基礎與強大的民眾支持,曼尼也贊美了北京奧運會徽標極具靈感與豐富內涵的設計。而倫敦人對倫敦奧運會徽標的抨擊,[創業網m.fswenwen.com]讓倫敦市政府承受了巨大壓力。
此外,“我們對場館的徹底檢測已經完成70%,還沒有發現任何放射性物質的跡象。惟一發現的只是一些動物保護主義的言論,比如開發場地破壞了某種青蛙或獾的生活”,對于[創業網m.fswenwen.com]今年1月份,有報道稱倫敦奧林匹克公園內發現了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物質一事,曼尼無奈地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謠言的傳播速度之快讓人稱奇”。
這或許也是值得北京謹記的一條教訓,面對如此全球矚目的盛事,主辦方的每一步都要非常認真穩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