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正在大洗牌,很多霸主的地位在動搖
不管是否愿意,中國經濟正進入另一次轉型期;近三十年來主要由出口和投資推動的經濟,正逐步轉向內部消費為主。
低附加值工業面臨淘汰
為避免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大衰退或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在中國重演,政府正一步步配套措施,力求將勞動密集型項目如紡織業、成衣業、玩具業、家庭用品制造業等過去推動中國工業化的主力,轉型為高增值項目。不然,遲早難免淘汰命運。這類不易面對的局面,往昔的日本及東南亞最[創業網m.fswenwen.com]后也得處理,相對來說,它們的轉變更多由市場力量推動。而政府居安思危,“十一五”規劃起,低附加值工業在中國境內的生存空間都在轉化。珠三角曾經輝煌的制造業,現在正遭遇淘汰過程,無論由市場力量主導或由政府主導都好痛苦,亦好無奈,只能主動求變求存。
商海沉浮,不進則退
筆者在上世紀90年代初走訪過一些年賺百萬元的公司,當時他們的掌舵人確實非常了不起,但到了今天,幸存下來的某些企業老板,仍然不過是年賺百萬。
上世紀90年代,我亦認識許多被看作非池中物的政學界朋友,他們下海之初,想法一流,臧否商界,往往令我醍醐灌頂,大有收獲。但2007年此際回顧,又發[創業網m.fswenwen.com]現他們未有太大成就。個中理由,看來還是因為他們確實能想,但是確不能干,甚至是不敢干!與此對應的是,也有一些突然暴發者,第一桶金或者機緣巧合,上世紀90年代控制資金千萬元計算,很有實力。但他們做生意往往憑一時高興,計劃缺乏,過程失控,十個項目,十個爛尾。其中一些名[創業網m.fswenwen.com]字已經成為大敗局等教學案例中的典型,至今大牛市時想起那批梟雄,仍然讓人唏噓。他們雖然敢作敢為,或者能干,但是任意妄為,不識大局,想得太少,或者根本想錯方向,焉能不敗。
舊霸主動搖,商機無限
回看過往短短幾年,一樣有很多企業家大展身手的去處:
2001年,中國原材料出現短缺而依賴進口帶來機會。2003年非典之后,壓抑的購房需求逐步爆發一旺五年!2005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大增,能源資源行業價格直線上升。2006年開放市場,航空業、金融業及零售業增長浮現。
2008年后的商機更大。經濟大轉型,相當于大洗牌,以前的很多霸主和龍頭地位動搖,正是更多挑戰者把握時機發力的機會。13億人口的市場越來越開放,能想能干者,自然有辦法走位取勢,微妙之處,值得細細體味。
* 作者為財經作家,長期致力于研究中國商業環境和企業案例。luxinzhi@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