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竹中平藏(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長) 日本被認為是各種行政限制較多和官僚體制積習較重的國家。日本的一些有識之士一直在敦促政府進行“緩和限制”的改革。小泉時期的郵政民營化作為改革的象征,被認為已經取得了成功。本文作者提出了日本的幾大改革設想,并認為隨著改革“紅利”的不斷顯現,整個日本將更加充滿活力。本報特刊發此文供參考。 ——編者
位于華盛頓的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兩位研究員,發表了關于緩和行政限制的非常有意思的報告,試圖說明如各國都完全解除對發展的一些行政限制的話,會帶來多大的益處。正如大家所想象的,緩和限制后獲益最大的是日本。這份報告令人興奮。
本文試圖描繪一幅具體的日本改革藍圖。
緩和機場限制當天往返香港
我首先列出的就是“門戶國家構想”,F在政府提出了“亞洲門戶構想”,目的是使日本承擔起把持續增長的亞洲與發展成熟的美國、歐洲聯系起來的橋梁作用,從而共享繁榮。
要想擔負起橋梁的作用,首先日本必須更加開放和充滿魅力。為此首先需要的便是開放航線,即緩和對機場的限制。這會遇到來自有關官廳和業界的阻力,但首先需要攻克這一關鍵。
只要實現這一步,東京將率先變得更加強大。具體就是要提高羽田機場、成田機場的功能,實現24小時營業。當然光機場開放了,飛機進不來也沒有意義,所以要改變迄今國土交通省分配航班航線的做法,讓機場設定路線。那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給顧客提供方便,也可以使最大收益率的航線更容易開航。舉例來說,應實現東京和香港間當天往返。現在由于機場非24小時營業,航線也受到限制,羽田機場不能使用。這可謂是作繭自縛。成田機場因離市區遙遠,乘客接近中午才能出發,夜里又因機場關閉,當天難以返回。
教育、醫療都應更開放
日本要成為門戶,教育領域也應該成為世界中心,要創造條件使各國的留學生都來學習。但現狀是日本最有名的東京大學,在世界上也僅排名第20位,這一點令人遺憾。我希望在今后5年之內,東京大學至少進入世界前5強。為此就需要從文部科學省的限制中解放出來,還其自由。
醫療門戶戰略也是今后面向老齡化社會的潛力巨大的領域,但現狀離門戶相去甚遠。例如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想進入東京,但東京的病歷未實現電子化。醫師會也處處設置障礙,結果該醫院轉進韓國。即使如此,東京也仍有魅力,最近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與東京中城的健康中心開始合作。他們想進入東京,但難以徹底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