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園:創業孵化器 就業蓄水池——安徽省滁州市就業再就業創業園紀實 (李峰) 經過半年多的試運行,安徽省滁州市就業再就業創業園日前正式開園。園區對入園企業實行減免稅收和房租等優惠政策,吸引下崗失業人員入園創業。
企業入園必須符合勞動密集型要求
滁州市積極響應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民創業行動”號召,組織實施“創業扶持工程”,為有創業能力、創業愿望和創業項目的廣大勞動者,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提供場地支持和政策扶持。讓入園的企業享受房租、水電、崗位、社保和工商、稅收等方面的優惠,經過3年的孵化期,發展壯大,出園后成為新的納稅源和經濟增長點。
從2006年6月開始,滁州市勞動保障局研究決定正式開始籌備建園工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起草了《滁州市就業再就業創業園報告》。2006年8月4日,經滁州市政府研究決定,在原安徽省第二紡織機械廠滁東缸套分廠建立滁州市就業再就業創業園,占地面積85.8畝,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建成后的就業再就業創業園可容納下崗失業人員創辦的企業實體和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40個左右,帶動或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1000人左右。
為促使創業園盡快建成,勞動保障局積極開展企業入園工作和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宣傳工作。印制了《滁州市就業再就業創業園入園指南》、《滁州市就業再就業創業園扶持政策摘編》等宣傳手冊,向廣大下崗失業人員宣傳有關優惠政策;對有意向創辦企業和非正規就業組織的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相應的創業指導和政策咨詢;使入園企業都能享受到減免房租、水電費、物業管理費、衛生費等相關扶持政策;主動協調財政、稅務、工商、環保、銀行等有關部門為進園企業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落實相關政策。入園之前,創業園與每個企業簽訂《入園協議書》,要求企業必須符合勞動密集型的要求,入園的各類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須占從業人員總數的30%以上,必須持有《企業實體吸納下崗失業人員認定證明》。同時,對2004年以后持證下崗失業人員領辦、創辦的經濟實體和近期首次登記注冊的下崗失業人員創辦經濟實體以及技術含量高、招用下崗失業人員較多的企業予以優先。
第一批入駐企業吸納就業500余人
經過近一年的修建,2007年9月28日,滁州市就業再就業創業園終于正式開園。第一批入駐企業22家,正式投入生產17家,主要從事模具制造、機械加工等生產,其余正在陸續搬遷入駐之中。第一批入駐企業吸納下崗職工209人,失業人員119人、大中專高校畢業生65人、進城務工勞動者150人。
實現企業和技能雙孵化
為了讓創業園更好地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下一步,計劃在創業園內建立職業培訓基地,實現對企業和技能的雙孵化,既孵化一批企業,又培養一批技術工人。發揮滁州市模具生產的優勢,把創業園辦成全國的模具生產基地和模具生產技術工人培訓基地。
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全面落實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真正把創業園建設成小企業的“孵化器”,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蓄水池”。要全面開展對創業者的情況回訪和跟蹤服務,及時了解他們的開業進展情況、創業經營情況、資金使用情況和帶動就業再就業情況。與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為進園企業落實扶持政策開辟綠色通道,確保各項再就業政策落實到位。(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勞動保障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