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潛在市場巨大
在期望壽命不斷提高的今天,如何養老成為社會、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在目前物價不斷攀升的環境下,按照目前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單純依靠社會養老保險是無法滿足退休后的生活需要的。于是,“養老還得靠自己”正成為共識,大多數人開始選擇購買保險,為退休后的生活多增添一份保障。
有市民表示,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養老問題將在未來成為更大的問題!坝捎谏绫8采w廣、保障低,提供給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十分有限,遠遠達不到退休前的生活質量,所以現在不少退休的人是依靠子女養老或是退休后繼續工作來維持生活。一旦有什么病痛,更是無錢可醫,還會給家人帶來巨大的負擔。這樣的情況下,在退休前參加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是十分必要的!
對此,一些理財專家也表示認同。他們分析說,按照目前的生活質量,只靠社會養老金會使很多人在退休后生活質量大打折扣。73歲的預期壽命意味著人們在退休后要度過將近20年,這是一段不短的時間。為避免到時出現財務上的捉襟見肘,建議居民盡早籌一點養老金或購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對于我國保險業來說,作為重要市場的老年群體的逐年增多,將對該行業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據介紹,就老年群體而言,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主要是兩種產品: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進入老年階段,退休導致收入水平下降,雖然支出也會相應下降,但仍然需要確保一定的收入,所以對養老金的需求就備受關注。另一方面,當前我國人類死亡“疾病榜”排名最前列的疾病是心血管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以及呼吸系統疾病等,除了心理、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各種因素會產生影響外,這些疾病與年齡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增高的趨勢。而這些疾病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不僅如此,老年人本身就是體弱多病的群體。所以,如何使[cye.com.cn]可能發生的醫療費用支出得到保證也是老年群體所關注的一個焦點。各項研究報告都表明,我國老齡化程度正在加劇。這表明隨著老年群體的絕對數字和相對數字的增加,必然會導致大家對養老保險產品、醫療保險產品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從而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產生了潛在的需求,保險市場未來發展空間也十分巨大。
可是,面對眾多的保險公司和林林總總的保險品種,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大眾難免挑花眼,不知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對此,保險專家指出,在選擇商業保險制定養老計劃時,首先要注重保障功能,使自己在退休后依然能夠有穩定的收入,這是第一重要的功能。其次,應充分考慮目前的收入水平,并結合自己的日常開銷、未來生活預期、通貨膨脹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選擇。
一般來說,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所獲得的補充養老金,占未來所有養老費用的25%-40%為宜。第三,要注重保值,也就是說要看為自己未來規劃的養老金是否能滿足今后的消費水平。最后則要樹立盡早投保的意識,雖然養老是55歲、60歲之后的事情,但年紀越輕,投保的價格就越低,投保人自己的負擔也越輕。
相關
我國居民期望壽命的提高,與政府對此的高度重視以及大量的財力投入密切相關。
2003-2007年衛生事業快速發展,衛生資源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其中,全國衛生機構數2007年底達31.5萬個,比2003年增加2.4萬個;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由2003年1.48人增加到2007年1.56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由1.00人增加到1.12人
2007年,全國醫療機構(不包括診所、醫務室和村衛生室)診療人次數達25.7億人次,入院人數達8623萬人。與2003年比較,診療人次增加4.7億人次,增長23%;入院人數[cye.com.cn]增加2531萬人,增長42%。過去5年,中國病床使用率提高,平均住院日縮短,醫師工作負荷增加。2007年,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5.8人次、擔負住院1.7床日,比2003年分別增加0.8人次、0.3床日。
2006-2007年中央財政投入艾滋病防治經費達18億元;積極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免費抗病毒治療工作覆蓋31個省(市、區)1190個縣(區);截至2007年11月底,累計接受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人達3.9萬人。
截至2007年9月底,全國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縣(市、區)達2448個,參合農民7.3億人,參合率達86.0%。與2004年相比,開展新農合的縣(市、區)增加2115個,參合農民增長8倍,參合率增長10.8個百分點。2007年1-9月,全國新農合基金累計支出220.3億元,累計受益2.6億人次。
消費品市場發威
雖然科技水平進步了,人的期望壽命提高了,但是步入中年之后,人體的各項機能不可避免地開始逐漸退化,所選擇的消費產品和年輕人也有所不同。但目前相關產品市場卻有著極大的缺口。
雖然近年來國內老年消費市場規模日益增長,但相關企業卻遠遠未能做好準備,這部分市場存在著嚴重缺失。
有分析認為,首先,專門鼓勵老年消費市場啟動的優惠政策較少,阻礙了老年消費品市場化運作的展開,不能有效降低企業風險,鼓勵資金多渠道進入。其次,老年消費市場規模未能引起企業重視。第三,老年消費產品單一,令不少廠家認為老年人用品批量小、利潤薄,加之針對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投入產品研制的經費較高,市場風險也大,不少企業出于利潤考慮不愿開發生產老年用品。
上海、廣州等地的調查表明,在吃的方面,除了保健品,老年人還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專利”商品;在穿的方面,國內各大城市的商場中設有為數眾多的專柜,但其目標消費者幾乎沒有專門定位為老年人的。此外,“老年用品專賣店”更是難覓其蹤,讓想要敬獻孝心的子女頗費思量。其實,這說明其中正孕育著[cye.com.cn]一個巨大市場。根據一份對2003-2005年中國老年市場需求調查顯示,老年用品市場需求每年在6千億人民幣以上,但市場上僅能提供1千億元的商品。其中,純老年用品僅為500多億人民幣,其他400多億元為代用品。也許正是看到了其中的龐大商機,以及對未來這一市場巨大潛力的預期,相關產業正開始發力。
在上海浦東羽山路上,有一家名為萬盛嘉年的銷售各式老年用品的專賣店,它也是全國最大的專業老年人用品店!袄夏耆耸且粋特殊的社會群體,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征,決定了其特殊的消費偏好和行為!比f盛嘉年的詹副總經理表示,他們之所以關注老年人用品,是因為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
據介紹,該店內銷售的產品包括老年食品、老年日用品、老年醫藥、老年特需品、老年保健等八大類數百樣,專門為老年人所設計,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普通的指甲鉗設計都追求小巧、精美,但對于許多老年人卻并不實用。因為視力退化的原因,他們根本看不清楚指甲刀部分。該店售賣的指甲鉗比普通指甲鉗大一倍還多,并且在指甲鉗的上方安裝了一個放大鏡,以便使用時可以看到放大幾倍的圖像。
據悉,該店自2007年4月正式營業以來,依靠著獨特的市場定位,當月便實現盈利,目前經營狀況良好。由此可見,把握老年群體消費特性,開發適合老年人的產品和服務是贏得市場、獲得發展的最終導向。
有從事老年產業研究的專業人士建議,產業部門要制訂政策,積極引導,特別是可以考慮適當給予生產老年消費產品企業一些財政支持、稅費減免等,并對一些利潤較小的老年產業給予扶持。另外,企業也應謀求多元化策略開發老年消費市場。目前老年產業開始受到重視,但其發展還剛剛興起,投資機會很多,企業關鍵是要通過創新來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如在國外,一些老年用品已經實現了智能化,而且成本控制得很低,這自然能贏得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