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和餅干“捆綁” 生鮮食品往“里”藏 超市貨品擺放暗藏商機
住在施家橋附近的黃阿姨最近去逛超市,突然發現原先熟悉的超市居然來了個“孫悟空七十二變”,超市內的商品全部重新布局,自己每天必買的生鮮食品被打入“冷宮”,安放在超市內一個極不起眼的角落里。“當時,我還以為是自己老眼昏花跑錯了超市呢。你瞧,平 時常買的日用品的位置都被調換過了,我可是花了不少工夫才找到它們,”黃阿姨說。
當回過頭來看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今天去超市又花了我不少時間”,“不知不覺我怎么又花了不少錢”……類似的抱怨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正如廣告能增加人們的購買欲望一樣,超市的商品擺放也影響著我們的“理性消費”。
干糧和飲料“捆綁”銷售
“為什么超市要把可樂和奧利奧餅干放得這么近啊,害我控制不住自己就順手買了可樂,壞了我的采購大計呀!”貨架前,小林徘徊著。原來正在下沙上大學的小林每個周末都會到市區大超市采購干糧,而每次她都是滿載而歸。前幾天,小林給自己算了一筆生活賬,結果顯示,超市購物成了每個月的開支大單。
記者觀察發現,在超市的商品擺放上,不僅僅食品類的餅干和飲料成了好兄弟,連日用品類的婦女用品和兒童用品也成了好姐妹。超市銷售人員解釋說,之所以這么擺放商品,主要還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方便。其次,這也有利于促進商品的銷售。
而超市內逐漸“增肥”的購物小推車也使我們在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時沒有了招架之力。
生鮮食品往“里”藏
走訪杭城各大超市,記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幾乎所有的超市都把生鮮食品藏到了最隱蔽處。
按常理,作為馬大嫂們每天必修的功課,新鮮的蔬菜肉禽理應放置在離超市的入口近一點才對。似乎這樣既能方便消費者的購買,又能提高商品的銷售額。
“我們選擇這樣‘處理’生鮮食品其實是和消費者玩個捉迷藏的游戲,這類商品必須藏得嚴嚴實實,才能做到更好地‘保鮮’呀。”超市的工作人員詼諧地解釋道。
仔細觀察后,我們不難發現,原來擺放在超市內醒目位置的商品都是一些俗稱“沖動性購買”的商品。用超市工作人員的話來說,就是我們一看就容易手癢癢的商品。
看來,我們要想做到理性消費,還得往超市的最隱蔽處沖啊!
超市一年內變臉兩三次
和黃阿姨一樣,陳小姐也在超市里迷了路。和陳小姐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這已經是超市一年內第2次變換商品的位置了。
對于消費者而言,商品擺放相對固定,再次光顧超市時,就可以減少找尋商品的時間,但對于商家來說,長期固定的超市貨架,反而容易失去顧客對其他cye.com.cn商品的注意力,所以超市方面會在各類商品固定擺放半年后,重新調整貨架上的商品位置。而我們在重新尋找所需的商品時,也會受到其他物品的吸引,同時對超市的變化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而我們在感受到新鮮感的時候,也不知不覺進行了一次精神消費。從黃阿姨和陳小姐的電腦消費小票上,記者看到,這一次她們都為不在計劃購買范圍內的商品買了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