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費上限下降能否終結手機高資費?
近幾年,在電信企業實施了一系列降低本地通話費用,雙改單等資費調整舉措之后,漫游費被稱為導致手機高資費的最后一塊堅冰。此次上限調整,對未來手機資費進一步下降有何影響呢?
信產部電信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培芳認為,公眾不應對漫游費下降抱有過多期望。相比而言,對手機資費下降影響比較大的是本地通話費用,因此客觀上講,雙改單等對手機資費整體水平的影響更大。
從信產部公布的數據看,2007年1月至11月,全國移動本地通話總量為19427億分鐘;移動長途通話總量為1415億分鐘。如果樂觀估計漫游通話總量是長途通話總量的100%至150%,那么我國移動漫游發生總量不過是本地通話量的7%至10%。如果按每分鐘高于本地通話費50%計算,全國漫游費收入也不過是移動通信總收入的15%。
信產部的相關人士指出,此次政府出面調整手機國內漫游費上限標準的背景是,近幾年相對于本地通話費用大幅下降,漫游費的下降比例偏小。今后,要積極推進cye.com.cn電信體制改革,探索建立我國電信資費市場化形成機制,促進運營商之間的均衡發展和競爭,在競爭中促進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電信服務。
楊培芳指出,中國移動200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移動通信改單向收費的同時降價20%,結果造成業務量上升20%以上,這是網絡經濟的新特點決定的。只有綜合降低電信服務的使用門檻,讓交流網絡的密度增大,才能真正做大蛋糕。因此,未來手機資費的下降應在遵循電信新經濟的規律下,減少收費名目,走低價包月的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