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產品市場是座“鉆石礦”
《長江七號》之所以會出現盜版比正版先上市、盜版比正版還多的現象,業內人士分析,這與對電影的商業化的操作以及版權問題的理解有很大關系。
事實上,很多中國出品人沒有勇氣去嘗試電影后產品這塊蛋糕,因為一來,很多電影本身的質量不高,很難再去開發衍生產品;第二,片商本身的投資少,只注重票房的開發,不擅長商業化的操作,再加上版權問題,后產品市場常被忽視。
相較美國,影視產業之所以在商業社會里居于高利潤產業的前列,因為它不僅可以通過票房收入賺錢,更大的份額來自于相關產品的收益。有資料顯示,美國每年國內票房收入達70億美元,然其份額僅占美國電影產業的27%,電影后產品收入則占73%。
以電影《星球大戰》為例,該片三部曲的全部票房收入為18億美元,而其衍生品的收入卻超過了45億美元。“哈利·波特”這一品牌的估值更是突破100億美元,現在市場上已出現了哈利·波特萬花筒、鉛筆盒、郵票、衣服、紀念品等500多種玩具與文具。
美國電影后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確也刺激了中國電影市場。最早投入電影后產品開發的當數2002年張藝謀執導的《英雄》。該片不但創造了國產影片2.5億元cye.com.cn票房之最,在后產品上也開了“先河”,達3000萬元:1780萬元出售DVD/VCD的版權;跟蹤《英雄》拍攝的紀錄片《緣起》也以30萬元的價格出售版權;同名小說、漫畫紅極一時;還與中國郵票總公司合作發行人物郵票,根據片中設計的道具等等,使《英雄》在正式走入院線前就賺了不少。
此后,徐克的《七劍》在電腦游戲、漫畫出版、手機游戲、形象產品開發、演藝經紀等總共7個項目上“齊頭并舉”,參與資金達到10個億。周杰倫主演的《頭文字D》,片商開發出煙灰缸、打火機、鑰匙扣、手機鏈、抱枕,其中一個正版的鑰匙扣高達80元。
然而,與中國33億元左右的電影票房,占電影產業收入的90%~95%相比,后產品份額僅為5%~10%。難怪國外一位知名制片人看到中國電影后產品市場時說:“它不是一座金礦,簡直是一座未開發的鉆石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