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民俗增加傳統節日商機
無論是清明代理祭祖,還是清明宴,清明變成一個三天小長假后,很多商家也在尋找商機。
在浙江外事旅游汽車公司商務汽車租賃公司,最俏的面包車,早在上周就被租賃一空,加上普通轎車,散租的需求量比這個月的周末增加了五成以上,而且租賃時間也從1天延長到2—3天。
小長假第一天掃墓,第二天或第三天出游,杭州旅游集散中心避開清明當天,推出了蘇州新景一日、二日游。
每當掃墓季節,公交車很擠,自駕車面臨停車難,創造一些增值服務,就可帶來商機。浙江海內外旅行社總裁助理周森告訴記者,今年清明,該旅行社就開出專線,上午免費送游客去掃墓,下午去周邊的景點踏青游玩。這樣的模式,既滿足了游客掃墓祭祖的需求,解決掃墓的交通煩惱,又搭上了旅游。
“挖掘歷史文化內涵,補上缺失的服務,清明的商機還有很多。”浙江省旅游文化研究會原秘書長陳明釗認為,說起清明商機,目前,總體感覺是服務內容單調,服務方式簡單。大家都在年復一年地爭奪同一個市場,競爭早已達到飽和的程度。
陳明釗說,從旅游的角度看,自古掃墓祭祖就是和踏青結合在一起的,放風箏、踢球都是這個季節的活動項目,而事實上,目前,當一家人掃墓回來聚在公園里休閑時,卻發現有一些服務是缺失的。如果公園可以提供便捷化的野外蒸煮類的餐食服務,輕松的休閑讀物,簡單的體育活動器械租賃,生意一定會不錯。這種思路同樣適用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