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網貨發展研究報告》發布會在成都召開,會議匯聚了來自國內的100多位行業專家和政企代表,共同就“網貨發展”與西部社會經濟發展等熱點進行了深入探討。會上,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發布了全球首部網貨發展研究報告——《網貨的興起》,全面介紹和分析了近年來網貨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趨勢。
網貨報告首次揭秘了網購市場價格走向的曲線,在保持比傳統零售市場價格低的基礎上,網購市場價格呈現了前低后高的趨勢。網購市場將經歷從單純的拼低價到拼服務、拼專業的過程,一部分網商將走出價格戰,以優質的服務和個性化產品贏得市場,從而獲得較高的利潤空間和持續發展的藍海,而現在正是分化階段。
報告通過對網貨10年發展歷程的綜合研究,預測2009年中國零售類網貨交易規模將達到2300億元以上。12月14日在成都召開的第三屆網貨交易會就是將這2300億元內需市場帶給中西部地區,一方面讓中西部企業獲得百萬淘寶賣家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也讓全國的消費者可以第一時間享受中西部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的優質網貨。
網貨報告對淘寶網上1558個樣本的調查表明,接近40%的淘寶買家認為“網上商品的價格,遠低于傳統渠道的商品價格”。
網貨的“低價”緣于它解決了傳統零售業的最大難題——流通效率的提升和流通成本的降低,使得渠道成本、品牌推廣成本、研發中的試錯成本、市場調研成本等都大大降低,從而為網貨提供了廣闊的降價空間。同時,網絡零售渠道的高效性,也使得一模一樣的兩件商品,“網貨”的流通成本和營銷成本往往比“線下貨”要便宜很多。
但是低價并不是網貨的惟一特征,報告分析了近年來多種網貨的價格變化,揭示了網貨特有的“價格曲線”,這條價格曲線分為前期的拼速度、拼價格和后期的拼服務、拼專業4個階段。而現在正是從簡單的價格戰、速度戰到拼服務、拼專業競爭的升級階段。
目前,一部分網商正在走出價格競爭,以專業的服務和個性化產品贏得市場。這些企業將提升網貨層次,并且逐步度改變傳統商品的銷售、生產、設計和流通,并引領商業變得更快、更短。
報告同時指出,網貨在每個階段的價格都始終低于商品的傳統零售價。
發布會主辦方表示,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四川省商務廳和成都市政府舉辦的第三屆網貨交易會將于12月18日在成都揭開帷幕。這意味著2300億元網貨內銷市場與中西部對接的管道將被打通,中西部真正成為拉動內需的主戰場。
在今年的5月和9月,第一屆、第二屆網貨交易會分別在廣州和杭州舉辦。在此前舉辦的第二屆網貨交易會中,參展企業達到了1200多家,觀眾規模逾15萬人次,帶動當地近萬個工作招聘崗位,成交金額2.24億元,其中現場現金成交2659.42萬,訂單成交1.9763億元。
據記者了解,網貨交易會移師西部、落戶成都,是早在今年6月底阿里巴巴集團與成都簽約投資1億美元設立成都基地時敲定的。分析人士認為,第三屆網交會的啟動,一方面意味著阿里集團的戰略觸角已經從珠三角、長三角延伸到西部腹地,這不僅將有力推動西部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將使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連成一片且更為均衡。隨著阿里巴巴在中西部地區電子商務布局的收官,中國將進入一個真正的“網貨時代”。
調查數據發現,網購市場已經成為拉動內需、擴大居民消費的重要部分。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6.1%和16.2%。而電子商務模式在消費金額增長中占據很大比例。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6月,我國網購用戶規模已達8788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59萬人,年增長率為38.9%。在未來,網購市場必將成為拉動內需、擴大居民消費的重點,引領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