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中國移動(行情,資訊,評論)宣布其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移動將以人民幣398億元收購浦發銀行22億新股。交易完成后,中國移動將通過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移動持有浦發銀行20%股權,并成為浦發銀行第二大股東。中移動通過與銀行合作的方式推廣手機支付業務的戰略由此可見一斑。
就在中國移動宣布入股浦發銀行之際,中國銀聯宣布:中國銀聯聯合有關方面研發的新一代手機支付業務目前已進入大規模試點階段。2010年試點地區還將進一步擴大。試點區域目前已擴展至上海、山東、寧波、湖南、四川、深圳等六個省市。中國銀聯有關負責人還高調列舉了銀聯手機支付的四大優勢,并稱目前中國最大的手機現場支付商戶群已經在銀行卡產業內初步形成,2010年底前商戶數量預計可達10萬家。
在銀聯、移動運營商謀劃手機支付的同時,第三方在線支付服務商也沒缺席,快錢、支付寶以及財付通近期紛紛高調宣布進軍手機支付市場。
尚需突破標準不統一瓶頸
其實,運營商與銀聯在手機支付上早已開始布局。2003年,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曾聯手布局手機支付業務,以推動第一代手機支付,不過后來,雙方為謀求業務模式的主導地位而各自為戰。銀聯做手機支付,自然希望用戶使用的還是銀行賬戶,所以銀聯選擇了傳統的13.56M赫茲NFC技術,與終端廠商合作,將NFC芯片置于SD卡中。
這種支付方式與運營商毫無關系,希望能夠掌握更多話語權的運營商自然就要另辟蹊徑。中國移動高調宣布的手機支付技術方案就是采用2.4G赫茲的RFIDSIM卡技術,從賬戶管理、發卡、收單等全部自主完成,無需銀聯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