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對奢侈品牌產生濃厚興趣的不僅是YGM貿易或者復星集團。就連《華爾街日報》此前也報道稱,中國投資者開始紛紛將目標瞄準了國際奢侈品牌。“一度面臨破產的意大利游艇制造商法拉帝集團(FerrettiGroup)也被中國國有企業山東重工集團收購,成為了中國企業收購奢侈品牌的案例之一。”
此外,知名意大利名牌SalvatoreFerragamo現在也有8%的股權在其長期合作伙伴吳光正的手里;而中糧集團去年收購法國波爾多地區的維奧酒莊,也象征了其向海外葡萄酒市場的進軍。
據數據提供商Dealogic在去年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以來,中國人收購奢侈品公司股權的資金已達到1.25億美元,而2010年時,這個數字在全年僅為6900萬美元。
收購之路任重道遠
盡管中國人是當今全球最豪爽的奢侈品購買者,中國企業收購國際奢侈品牌的風潮也才剛剛開了一個頭,但不是所有的奢侈品品牌都容許自己的產品跟中國元素沾邊。對于這些一擲千金的中國買手,國際奢侈品牌們的態度卻并不熱衷。
“奢侈品本身注重的是一種文化,而某些中國企業在急功近利的心態下,并沒有準備去深入地理解對方的文化和傳統。”資深品牌專家陳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除了國際奢侈品品牌本身的抗拒,落入中國企業、富豪手中的奢侈品牌狀況或許也不全然令人如意。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高級分析師卡文德認為,中國企業在經營國際奢侈品牌時本身會力不從心。卡文德稱,雖然中國公司高管可能知道這些品牌,但中國公司一般都缺乏打造品牌的技巧,在奢侈品行業也沒有什么經驗。奢侈品營銷經常需要一個知名品牌和一定的歷史感,由于中國只經歷了短短三十年的高速工業化發展,以上兩點中國商家可能都難以提供。
“中國消費者希望購買有典故、有歷史和文化的東西,因此他們一直依賴歐洲品牌來獲得這樣的體驗。”意大利營銷公司StudioPleiadiInternational駐中國總經理施勞力(SanteSchiroli)說。
對此,陳亮也表示認同,中國很多本土企業都意識到自己需要打造品牌,因為國內成本不斷上升,僅憑價格戰很難持久,因此,有些企業便開始著眼于與有著幾十年經驗的歐洲公司合作。
“如果中國公司保留歐洲管理層,它們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陳亮建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