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們提出了一個微信可能要像app store 方向轉變的概念,這完全可能會誕生一個新的創業機遇。盡管業內有些媒體朋友似乎不太認同,但是我們36氪卻覺得這事很靠譜。
保存到相冊
為什么呢?昨天我們報道了食神搖搖接入微信開放平臺,只要用戶給食神搖搖的微信賬戶發送一個自己的位置(可以用微信中的地圖插件),食神搖搖的賬號就會給你返回一個附近推薦餐廳的列表。這樣來看,實際上食神搖搖的微信賬號就和他們的應用沖突了,因為加個賬號很簡單,但是已經簡易實現了主要的功能,那么整體來看,未來微信生態圈或許真的會搶掉一部分app store 這個生態圈的份額?
“在微信上創業”這個話題很有意思,而且似乎已經開始出現。今天還有投資人給我打電話,問我最近有沒有看到在微信上創業的公司,我給就他推薦了2個。所以,我今天開始想寫兩到三篇文章討論一下,今天先給個上篇吧。這幾篇文章里面我想先分析一下微信平臺的特征,然后結合一些我們曾經報道過的國內外的項目,暢想一下什么樣的應用適合在這個場景去做。
互聯網、應用解決的都是信息傳遞和處理,微信也一樣,甚至更直接
整個通訊產業發展以后,其實人類真正進入了信息社會。我們互聯網行業的各種產品,都是圍繞著信息的買賣在進行,比如做新媒體的36氪,做搜索引擎的百度,做房產買賣的安居客,以及新浪微博等等等。網站和應用分別解決了人們在桌面端的信息交互需求,你可以在這些網站、應用內用機器實現的交互方式,瀏覽找到你需要的信息。
然而微信實現信息傳遞,似乎是用另外一種方式。類似上面的食神搖搖,未來可能出現的很多服務性賬號的服務,是通過類似人類最基本的交流場景——對話——完成的。
這種對話的形式看起來似乎跟網站、應用比起來有些單薄了,但是似乎也有其簡單、快捷的特征,至少在移動端,添加一個微信賬號和跟一個微信號對話是使用成本極低的。目前看來,服務性的app 都是可以通過一種方式使用微信實現服務的。
微信和短信的區別?
開玩笑的說,短信以前也是有過類似開放平臺的生態圈的。就在幾年前,這種方式非常的流行,比如發個1到XXXXXXX號碼,他就給你回復個笑話,或者給你發個彩鈴;發個你的名字和你女朋友的名字,這個號碼還能給你算算緣分等等。當時,各種CP、SP 都在運營商的生態系統之上,通過短信的互動方式賺到了很多的錢。
短信和微信其實某種程度上說非常的接近,但是有兩點主要的區別:微信可以發語音等多媒體,短信不行;微信可以基于LBS。其他基于數據網絡還是蜂窩網絡、免費還是收費的區別就沒有必要講了。
信息單向傳輸
這種是目前很常見的很多微信賬號(比如“36氪”的微信賬號)的做法,概括一下這類賬號更像一個媒體。我們36氪每天在給你推送最新的互聯網、創業方面的資訊和觀點;另外有一些賬號可能會給你推送一些冷笑話;或者還可能有一些賬號在給你推送每天一個的理財產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