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金圣榮 著
出 版 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9-1
版 次:1頁 數:254字 數:296000 印刷時間:2010-9-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121114359包 裝:平裝
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創業就能賺取億萬財富? 為什么有的人數十次創業才能成功? 為什么有的人終極一生不能成就創富的夢想? 為什么有的人只能賺小錢不能賺大錢? 為什么有的人只有接受創業失? …… 在《億萬富翁口袋里的創業經》里,一切都能找到答案。 13位頂級創業大師的創富智慧 點燃創業激情的財富寶典 引領致富成功的金石良緣。 億萬富翁不告訴你的創富秘籍。 像億萬富翁一樣創業、像億萬富翁一樣思考。 完全記錄并剖析中國著名企業家的創業經歷與創業智慧。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云、俞敏洪、柳傳志、張朝陽、張瑞敏、史玉柱、牛根生等13位中國頂級企業家的創業心經為主題,研究和總結了他們的成功創業智慧。 作者希望可以通過展示這些成為億萬富翁的創業經驗和相關的創業理論,來為每一位準備創業或者是正在創業的人指出一條合理的創業之路。 作者簡介 金圣榮,中國商報新聞出版總社資深編輯,財經圖書作家,主要從事財經、管理、社科類的圖書策劃和創作。先后出版過《終極幕后帝國》、《華爾街金融危機》、《轉危為機:當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我們怎么辦》、《巴菲特的財富傳奇》、《美國金融危機的幕后元兇》等30余部暢銷書,累計發行量近80萬冊。 目錄 第一章 馬云:用人類探索火星的方式去創業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 創業始于自信,成功緣于誠信 創意是企業運營中很重要的一環 最簡單的模式就是最優秀的模式 創業者不能逃避的選擇:傲開拓者還是跟風者 做一份喜歡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創業 失敗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小插曲 第二章 俞敏洪:創業的過程就是顛覆舊事物的過程 創業需要宗教般的虔誠和苦行僧般的隱忍 創業的道路上沒有絕對的“小事 創業者最需要的是從“一夜自大”走向“一向自信” 人脈在手。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在生活中尋找機會,從細節中挖掘財富 明確的創業目標是創業成功的第一步 顯示全部信息 媒體評論 對所有創業者來說,記法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 R云 青蛙未死于沸水而滅頂于溫水的結局是耐人尋味的,每一個創業者都要有危機感,不能讓自己的創業在平淡無奇中一點一點滑向失敗! 崦艉 往上走是代價、是風險、是付出,也可能是機會。最難的地方就在于冒風險,冒商業的風險和政策的風險。 ——柳傳志 成功跟團隊有關。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專注于一件事,個人如此,團隊也依然如此。 ——張朝陽 創業一定要做好管理,而創業者做好管理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人! 獜埲鹈 創業就是找準自己的特色,找出自己的“第一”,但同時也不要夢想自己成為“第一”,雖然你要以此為目標。 ——史玉柱 企業家做企業如果不謀萬事,也就不足以謀一件事情,而如果不謀劃全局,也就不足以謀劃一個領域! 8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馬云:用人類探索火星的方式去創業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 馬云曾經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后天的太陽!边@句話對于創業者來講可以說既是一種警醒也是一種激勵。每一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初,對于未來可能發生的困難都有所準備,但是往往現實中的困難要比想象中大得多,所以有些創業者就會因為對困難的估計不足而導致創業失敗。其實,在創業者覺得難以支撐下去時,轉機或許就在不遠的前方。顯然,這時如果放棄了,就會前功盡棄;但是如果能克服困難并堅持下來,迎接自己的往往是柳暗花明的新天地。顯然,馬云的成功之路就印證了他的這句話。 大學畢業之后,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英語教師,并且一直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六年半。在任教期間,他利用業余時間建立了當時杭州第一家外文。翻譯社,主要幫助一些外貿單位翻譯外文文件。雖然這并沒有讓他掙到多少錢,卻讓他在杭州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1995年,馬云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這次美國之行馬云并沒能很好地完成交通廳委托的任務,但是也并不是一無所獲——在美國馬云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 馬云第一次接觸互聯網絡就利用互聯網發布了翻譯社的廣告。他于上午10點在網上發布的信息,12點左右時就收到了6個回復信息,而且這6個信息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ヂ摼W的普遍性和快捷性讓馬云大開眼界,他敏銳地意識到“這里有大生意可做”! 馬云從美國回到杭州時僅僅帶回來了1美元和一個當時看來很瘋狂的念頭——成立一家互聯網公司。討債之行無功而返,但是這個寶貴的念頭卻將馬云推上了創業之路。 現在看來,馬云意圖涉足互聯網行業的想法當然是明智的。但是在當時,馬云走的是一條誰都沒嘗試過、充滿風險和未知數的創業之路,完全可以用“前途未卜”四個字概括。 但是對于馬云來說,這些未知的困難并不能阻礙他實現自己的理想,因為馬云一直堅信“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人生信條。他回到杭州后說干就干,馬上與一個學自動化專業的搭檔,再加上妻子,利用自己平時積蓄下來的兩萬元人民幣當啟動資金,開始了創業生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