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種傳銷式的擴張,讓很多不懂PE的中老年人很快就深陷其中。
周阿姨說,她上個月購買了一年期的產品,這款產品規定每個月返還1/12投資本金,即一萬元的投資金額,每個月返還833元。僅僅一個月,周阿姨不僅收到了833元,其總收入還達到2萬元,這是她發展了4個直接下線后的回報。“沒有什么風險,你看我一個月的投資本金都已經打回到我賬戶上了。”她頗為得意地表示。
葉大爺則說,只要他的任意下線再購買10萬元,他就可以升為穩定客戶經理,無限代業績提成將從現在的4%漲為8%。而山東泰安一位投資者表現得更為夸張:“我現在一天賺兩萬。”他表示,紐高鵬已運行一年了,沒有任何問題,不用擔心資金安全問題。
挖空心思的“套餐”
在如何幫助投資者賺取更多利潤上,紐高鵬可謂費盡心力,甚至想到了如何用信用卡無本套利的辦法,并冠之以平易近人的名字 “借雞生蛋”。
“信用卡刷卡1萬元,分12期還,每期約800元。投資PE基金一年期,一年期內每個月返風險保證金833元,正好還信用卡。且這一年期產品到期后無本盈利26058.3元。”紐高鵬宣傳資料上如此寫道。
此外,還利用層層抽傭推導出各種“套餐”。比如5萬元套餐,投資者可用自己的身份證,前后分5次注冊并獲得5個不同的賬戶ABCDE,成為三個層級的上下線關系,分別購買一年期和三個月期的基金,按照層層抽取傭金的比例來計算,資金下單第二天,投資者就可獲得5000元的獎金。再加上5只基金的到期收益,一年后總共盈利可達3.9萬多元。
“這么明顯的投機取巧,公司難道不禁止嗎?”面對記者的詢問,葉大爺僅表示公司沒有查那么嚴格,這是為大家謀福利。“三個月投資就到期,企業這么快就能上市嗎?”葉大爺則表示:“企業從開始包裝,到最終上市,三到六個月就可以了。”
有的中老年人還表示,現在國內知道PE的人很少,趁著這個時候購買還可以獲得高額回報,等普及開來,更多人購買時則沒有如此高的收益了。
雖然無法獲知紐高鵬銳進基金的實際購買者人數,但記者通過百度搜索,發現紐高鵬的網絡傳銷已到達多個省市,比如廣東、山東、河南、浙江、上海等地。“很多人在買,在廣州就至少有幾百人,全國估計有幾萬人。”葉大爺含糊地表示。按這種說法,該所謂的PE基金涉及金額可能已經過億。
取證難、監管難
昨日,民間中國反傳銷協會會長李旭對本報表示,紐高鵬這種方式屬于典型的網絡傳銷。“首先建立一個服務器設在境外的網站,進網站后臺設有一級和二級密碼。一個購買了產品的人可用自己的一級密碼進入網站看到自己和所發展下線的資金往來和返利情況。二級密碼只有高層人員才能進入,可以看到整個團體的資金往來和返利情況。從網站上進行交易,資金往來往往以秒或隔日來結算,速度相當快,投資者很快就能看到發展下線所得的傭金真實地打到自己的銀行卡上,這是因為在投資者購買基金后,網站的操盤手能馬上看到資金往來,然后立刻返還傭金,以鼓勵人積極去發展下線。但由于層層抽傭的比例不同,越高層級所獲傭金越多,因此大部分資金都是操盤手和頂尖層的人所獲得。”
投資者的資金往往打到一個總管賬戶中,操盤手再按返利比例將部分資金打到各層下線賬戶,剩余的資金則進行轉移,做其他投資或用途。而紐高鵬這種聲稱投資者資金直接出境的情況,總管賬戶很可能就在境內,資金其實在國內運轉。
至于這種騙局何時結束,則視操盤手如何判斷外部形勢,若感覺風聲緊張則很可能關閉網站卷款而走,或關閉網站后改頭換面再施騙局。若騙局不能順利發展,則崩盤。
李旭表示,舉報這種騙局比較困難,因為網絡傳銷目前還處于監控真空地帶。“由于服務器設在境外,取證難。”
事實上,這種假PE的騙局并不少見,比如去年12月結案的匯樂集團PE非法集資案;今年3月轟動一時的農婦韓秀琴PE騙局,也是利用傳銷手段,涉案金額高達十多億元。“像這種金融領域的傳銷騙局,我們每天通過QQ、郵件和電話都要收到好幾起投訴,并經常遇到這種咨詢。”李旭表示,作案手法不一,除了虛列投資項目以集資之外,利用原始股投資的案例也很多。
相關資料顯示,僅在天津一地,就有鵬英志生在內的七家以PE為名的涉嫌非法集資機構正在接受調查。如果算上已經被查處的天凱、活立木等在內,天津正接受或已接受調查的假PE已經有十家以上。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中國的非法集資犯罪活動猖獗,案件數量居高不下。統計顯示,2005年至2010年6月,非法集資類案件超過1萬起,涉案金額1000多億元,每年約以2000起、集資額200億元的規模快速增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