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銀行吸儲大戰再次拉開。
“今天上午跑了三家企業,一坐下來,企業就跟我說很多銀行都找上門來拉存款。年底各家銀行都在競爭存款,壓力很大。”某股份制銀行一家支行行長近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感慨。
無疑,奔波和游說于資金大戶,將是本月銀行基層員工的主要工作內容。12月底和3月底是銀行一年中吸存最緊張的時候。12月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末的存貸比將是明年信貸指標分配的核心參考數據。”某國有銀行廣東省分行公司業務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由于今年吸存壓力大于往年,預計今年12月銀行對資金的爭奪將比往年更加白熱化。
廣東某農商行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該行對一位客戶甚至開出“存12月31日~1月3日這4天,給6‰~8‰利息”的“高價”。以企業存款1000萬元為例,“幫”銀行度過4天的年關,可獲得6萬~8萬利息收入。
對此,多位廣東銀行業人士表示驚訝,“這可能是個案,銀行承受不了這樣高的價格,現在市場上主流的價格在0.5‰~1‰。”
攬存壓力高于往年
廣東多位銀行界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銀行拉存款的壓力明顯高于去年。
“一是監管層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限制越來越多,二是今年企業生存狀況不好,市場流動性總量不足,給銀行吸存造成很大壓力。”上述股份制銀行支行行長表示。
“客戶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其實不算銀行存款,但理財產品到期后,銀行一般會在到期日后的幾個工作日內將理財資金劃到客戶賬戶上。因此,如果理財產品月底到期,客戶資金留存賬戶幾日不轉出就變成了銀行存款。”上述國有銀行廣東省分行公司業務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監管趨嚴,利用發售超短期理財產品吸存的方式也受到了限制。
東方證券分析師金麟報告表示,自2003年以來,月度存款負增長現象僅出現過四次,其中包括今年1月、7月和10月出現的三次存款負增長。10月份,人民幣存款繼續環比下降2010億元,其中不包括財政存款的一般性存款環比減少6200億元。今年三季度上市銀行整體存款近乎零增長,16家上市銀行單季度存款增量只有區區674.17億元。存款不足將讓多家銀行的存貸比卡在75%的紅線附近,若這種現象持續,75%的存貸比要求將不可持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