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將來某個時間點上,你是否可能進一步加大對銀行股的投資?就像你前不久投資美國銀行一樣。”
巴菲特:“是的。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我都在不斷買入富國銀行。20年前我也買入了富國銀行。如果我發現了一家好公司,就像我私人擁有一家麥當勞快餐店一樣,我已經擁有了40%的股份,如果有人想賣給我另外10%的股份,價格很吸引人,我將會再買入10%的股份,我根本不擔心報紙上的頭條新聞說什么。未來10年到20年我將會一直持有這些好公司。未來將會有各種各樣的好消息,未來也將會有各種各樣的壞消息,但是好公司,天長日久,將會為你創造巨大的財富。”
第四,股市大跌,有些優質大盤股已經出現買入良機。
CNBC:“IBM也是一只道瓊斯指數成份股,你已經大量買入了幾只道瓊斯指數成份股,這是不是你的投資風格發生變化的另一種表現?”
巴菲特:“是的,但這也意味著,與其他投資選擇相比,一些規模非常大、實力非常強的美國公司的股價看起來非常便宜。我想說,最終你的目標是口袋里裝滿賺來的錢。你把現金裝在口袋里,你一分錢也賺不到。你把錢投到貨幣市場基金上,你也是一分錢也賺不到。你買入10年期國債,只能每年賺到2%。如果你買入的美國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很高,投入資本收益率很高,正在快速回購公司的股份從而會使現有股東的持股比例明顯增加,那么你就會賺到很多很多錢。我喜歡所有這些特點。現在你可以將一個公司和另一個公司進行比較,但最終,你必須做出行動。什么也不做也是一種行動。”
第五,歐洲債務危機不同于美國金融危機,要解決還需較長時間。
CNBC采訪時問巴菲特對于歐債危機的看法,巴菲特回答說:“看到歐債危機事件取得的進展,我感到高興。但是歐洲會發現他們有一個最大的基礎性缺陷,那就是他們不能印刷貨幣。當人們喪失信心時,就會形成一種擠兌風潮,在某種程度上對于主權債務和銀行來說這種情形都發生過。2008年美國出現了債務危機,運用美國所有的力量,采取一些力度極大的措施才解決。”
“解決債務危機,需要政府具有能夠做需要做的事情的能力,相信政府將會做任何需要做的事情的信心。正是我們美國人相信這一點,才讓我們超出危機。但是我們目前并不清楚,在歐洲誰能夠說‘我們將會做任何需要我們做的事情’,以及是否具有做任何解決債務危機需要做的事情的能力。誰能夠做,他們將會做什么,這一點需要變得更加清楚,他們既需要愿望又需要能力。”
“我們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見證到,市場比任何力量都更加強大。過去銀行遇到擠兌風潮時,它們經常采取的辦法是,銀行職員開始慢慢兌付現金,同時在柜臺上堆滿黃金。但是現在我們實際上是用電子手段來操作的,但是如果不再進行債務延期,就會出現擠兌風潮。你知道,在意大利每個月都會有幾百億歐元債務到期,你不需要考慮任何新增的債務,但是你必須小心考慮延遲還債的后果。”
“要想終止一場擠兌風潮,需要非常非常強硬的措施。這需要民眾有一種信心,一種非常廣泛的信心,相信執政者為了終止債務危機,將會做任何需要做的事情,而且有能力去做任何需要做的事情。我們相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08年9月所說的話,盡管當時對這個問題還有疑問,但是在歐洲沒有類似權威人物。要想讓17個歐盟國家的領導人一致同意第二年進行改革,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于人們更加擔憂,德國和其他國家甚至和法國的分歧越來越大,解決歐債危機需要更長的時間。人們根據情緒做出反應,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情緒變成了現實。歐洲正在做出行動。歐洲具有所有各種力量,歐盟不會分裂。”
“歐洲的銀行正在失去美國的資金支持,因此它們正在拋出美元資產。我們已經認為我們美國的銀行規模太大了、員工人數太多了。但是歐洲的銀行相對于本國經濟而言規模更加龐大,而且非常依賴于批發業務進行融資。而批發業務融資并不是敏感的。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在歐洲的銀行有規模很大的投資,現在卻正在撤出資金。歐洲的銀行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持,越早得到越好。”
“假設歐洲的銀行股價是X。那么它們愿意以只有八成或九成的價格發行更多新股融資嗎?美國的銀行是被強迫這樣做的,盡管銀行并不愿意。銀行自己無法融資,政府就說:要么你自己融資,每股2歐元;要么我們注資,每股1歐元。我是銀行的股東,我也不愿意,但我不得不這樣做。一個星期一,我記得,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召集了11家銀行到一起說:你們將會得到X億美元資金。當他們離開時,他們確實達到目的了。在歐洲,誰有這么強大的力量說出這樣的話,而且如何保持一個口徑說話還是一個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