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dSense廣告點擊標準受爭議
昨天,Adsenser.org站長段先生訴控告谷歌無效點擊判斷和處理方式侵犯其作為廣告發布者的權益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由于此案是國內首例站長訴谷歌AdSense案,因此倍受關注,法庭也就原告提出的管轄權歸屬問題進行聽證,但作為被申請人,谷歌昨天并沒有出庭。 無效點擊如何認證 5月22日,來自上海的Adsenser.org站長段先生將谷歌告上法庭,指控GoogleAdSense的無效點擊判斷和處理方式嚴重侵犯了廣告發布者的權益。 GoogleAdSense是谷歌對網站主提供的廣告計劃,也是谷歌全球收益的重要來源,站長通過在自己的站點上投放谷歌提供的廣告以分得部分廣告傭金。谷歌與個人站長按照固定比例分成,一般來說,個人站長獲得整體收入的80%~85%,而谷歌獲得剩余的20%~15%。根據谷歌200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在其該季度的36.6億美元營業收入中,有13.5億美元的收入是由AdSense貢獻的,占總收入的37%。有趣的是,作為原告,本案段先生也曾是谷歌親密的合作伙伴。 原告段先生訴稱,自己是“廣告發布者論壇”GoogleAdSense欄目的版主,他一直參與谷歌產品的簡體中文本地化,所以對GoogleAdSense有相當深刻的了解。他也是中國大陸比較早參與GoogleAdSense計劃的廣告發布者、支持者和推廣者。 段先生表示,GoogleAdSense的無效點擊判斷和處理方式已經嚴重偏離了正常范圍,直接影響到了廣大發布者的廣告收入。發布者賬號被停止、收入被調整,甚至還有發布者廣告平均單價越來越低,原因是很多點擊被認為是無效的收入被過濾。 段先生以自己的網站Adsenser.org為例稱,今年2月,他根據自己的流量統計數據認為應該獲得谷歌的廣告分成收入約4000美元,但最后經谷歌認定的收入只有約2000美元,其他的均被谷歌認定為無效點擊。而1月份他也損失了2682美元,這是都是在后臺扣除掉的。 “這還是明確是因無效點擊扣除的,不含因為無效點擊過濾掉的收入。如果要算上無效點擊的損失,一個月有好幾千甚至上萬美元了,只是沒有任何證明所以也就沒有價值。”段小龍表示,“它扣了我的錢,要么就給出扣的理由要么就賠錢,而這些無效點擊的判斷谷歌沒有任何解釋,理由是谷歌的算法具有專有性,不能提供,這是本次起訴的的主要原因。” 管轄權交鋒先展開 正面交鋒還沒有開始,在無效點擊訴訟前,雙方卻圍繞著管轄權展開了交鋒。 據了解,在與廣告發布者簽定的標準條款里,谷歌約定了若產生法律糾紛則受加利福尼亞州法律管轄,爭議應由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縣境內的法院裁決。本案在開庭前,由于雙方存在管轄權爭議,昨天,法院就管轄權歸屬問題舉行聽證。 對于谷歌標準條款中關于管轄權的約定,原告段先生表示,谷歌的管轄權條款規避了中國法律,而這個條款普通消費者只有在谷歌上注冊并得到其同意后,才能看到這個標準條款。 而據原告代理律師介紹,中國法律對類似的格式合同爭議有專門的條款,并稱:“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對于管轄權歸屬問題,昨天,一直關注此案的北京廣盛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劉春泉律師分析認為,如果是作為合同糾紛,按照《民法通則》關于涉外管轄的規定,如果涉外合同約定了管轄地,則應該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昨天的開庭中,被申請人谷歌并沒有出庭,法庭只是向申請人段先生詢問了申請事項以及申請法律依據便宣布休庭。開庭后,《每日經濟新聞》多方聯系谷歌有關方面詢問其關于此案態度,但到截稿時谷歌方面仍無回應。 “這樣的訴訟非常有意義,要么為其他的發布者提起新的訴訟指明方向,要么促進谷歌調整無效點擊的策略。所以不排除同時發起集體訴訟的可能。”段先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