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豁免滿足后,阿里巴巴也許能得到第二個豁免,也就是公司在香港上市后,公眾的最低持股量。“按照港交所的規定,如果上市公司的市值超過100億港元,港交所可以酌情接受15%的公眾最低持股量。”徐勝廣說。
顯然,達到這個市值對于阿里巴巴而言,并不存在困難。今年2月,摩根士丹利對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是500億美元(約3875億港元),而在3月,巴克萊對阿里巴巴的估值是550億美元(約4262億港元)。即使是剔除各種“水分”,阿里巴巴也應該是千億級別的上市公司。
最難以滿足的豁免是第三個,也就是同股不同權的豁免。“同股不同權,在香港的《公司法》中,是不允許的,如果阿里巴巴堅持用這種方式,難度極高,因為涉及香港《公司法》的修訂,成功的可能性極低,更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許夏雄說。
“因此,阿里巴巴最可行的方式也就是和港交所商談能否在現行的上市規則中,特別允許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
即便如此,想讓港交所接受這個建議也并不容易,美國MarketWatch的專欄作家斯蒂芬(Craig Stephen)認為,為一家實力強大的中國內地公司大開方便之門,港交所將冒著一種潛在的名譽風險。不久前,港交所剛剛對曼聯和一級方程式類似的雙重股權計劃說不。
更重要的是,香港目前的同股同權制維系著香港不少財團的利益。
“其實,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的不斷接觸透露了阿里巴巴集團高層目前最擔心的事情,即上市后公眾股的表決權,這將稀釋現有管理層對集團的控制。”徐勝廣說。
截至發稿時,記者未能獲得港交所有關是否正在繼續與阿里巴巴集團商談的回復。
歐洲股神入股
雖然如此,阿里巴巴集團依舊吸引了眾多機構投資者。
早在1999年,高盛、新加坡政府科技發展基金等機構就向阿里巴巴投入了500萬美元,這是馬云吸引的第一批機構投資者。1年后,軟銀投資了2000萬美元,2年后,日本亞洲投資公司投入了500萬美元。在2007年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巴巴上市前,最大的一筆數億美元的投資來自雅虎和軟銀,這令雅虎和軟銀保持了在阿里巴巴集團中的絕對控股地位,兩者的股權合計達59%。
此外,阿里巴巴集團還吸引了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旗下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事實上,1999年,富達基金就曾入股阿里巴巴集團,但當時的投資額估計僅在100萬美元左右,并且這部分股權可能在阿里巴巴上市時就已套現。
數據顯示,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目前約持有價值1645萬英鎊(約2億港元)的阿里巴巴集團股權。
該基金是在2010年4月成立的,而在2011年,阿里巴巴集團曾引入新股東為集團的早期員工提供套現機會,不少投資者認為,歐洲股神也應該是在當年入股的。
事實上,無論阿里巴巴集團最終在香港抑或紐約上市,它都將是今年最大的IPO。正如前文所述,阿里巴巴的估值基本在500億美元以上。
與7年前一樣,此次阿里巴巴集團上市也并不是整體上市。阿里巴巴集團目前包括B2B的阿里巴巴、阿里云、淘寶、天貓和支付寶等12家全資子公司,同時還入股了美團、高德軟件等互聯網公司。但是,上市資產中并不包括有準金融性質的支付寶,也不包括入股的互聯網股權。而盈利能力與阿里巴巴差不多的騰訊,則包含了各種最賺錢的資產。
這種上市安排,似乎潛藏著微妙的臺詞:在未來的某一時段,支付寶也是可以單獨上市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