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應用商店的審核流程是為了確保生態體系的健康,將低質量和惡意的應用排除在外。總體而言,這種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可是有時候應用被拒的原因有些令人莫名其妙,以下是Xamarin的聯合創始人及CEO Nat Friedman總結的9個拒絕理由。
1.“beta”是敏感詞
Google把發布模糊的“beta”服務變成行業慣例,但是蘋果對此卻要求嚴格。如果應用名字里面有“Beta”、“Preview”甚至“0.9版”之類表明應用尚未準備就緒的詞語,那應用就有可能被拒。
2.加載時間過長
所有移動操作系統(iOS、Android甚至Windows)都對啟動時間有要求。iOS的最高啟動時間是15秒,如果應用不達標,OS會把它干掉。
但是,哪怕應用在本地測試時啟動時間符合要求,網絡慢、硬件慢等不同的環境因素也可能導致應用在接受審核時啟動過慢。因此不要僅僅依賴iOS模擬器,要在實際硬件中對應用進行測試,最好拿一些老一點的手機去試,這樣才能確保所有用戶的啟動時間符合要求。
請記住,應用的啟動時間是給用戶留下印象的第一個機會。
3.鏈接到外部支付方式
蘋果要求所有的數字內容都要在內置的iTunes元以內銷售機制中售賣。無論是一次性購買或者訂購模式均如此。違反這一原則,應用必被斃掉無疑。Kindle應用不允許用戶購買新書的原因也是如此。
有一點值得注意,蘋果甚至連應用中有到外部支付機制的網頁鏈接也不行。比較出名的例子是Dropbox—因為其基于web的登錄屏幕含有購買額外空間的連接而被拒。而且受影響的不僅僅是Dropbox應用,甚至使用Dropbox SDK的也遭了殃。
因此,一定要確保應用的所有購買都是通過iTunes賬號進行的。不過,非數字服務或商品屬于例外,比方說通過應用訂房就可以。
4.不要提支持其他平臺
如果你的應用也支持Windows或Android,在你自己的網站上面說,不要在應用或應用商店上提,如果上面出現競爭對手的名字,蘋果會很生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