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的陳勇,已是在越南打拼了十幾年的“老江湖”,有過日進斗金的輝煌,傾家蕩產的窘迫,離鄉背井的心酸,也有力戰群雄的勝利喜悅。苦辣酸甜的創業史,給陳勇積攢了人生的豐富經歷,也為想闖蕩東盟的人積攢了寶貴經驗。
嗅到商機 白手起家創業
1994年,作為一名越語翻譯,19歲的陳勇開始頻繁前往越南。幾年后,當他隨南寧一家廣告公司到越南開拓市場時,誘人的商機令他怦然心動。
當時國內廣告噴繪才30多元/平方米,越南當地因為一臺彩色噴繪機都沒有,噴繪價平均30多美元/平方米,最高達到了120美元/平方米,是中國的數十倍。昂貴的價格,只有可口可樂、三星手機等大品牌才敢涉足。于是,越南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畫師,專為公司畫廣告牌,每平方米才5美元。
越南經濟高速發展,廣告業靠畫師畫廣告并非長久之計。陳勇經過一番市場調查后發現,在河內,只有3家中國的廣告公司分享著廣告噴繪這塊巨大的蛋糕,他坐不住了。2001年,他召集廣告公司里幾位志同道合的骨干,在河內另起爐灶開起了自己的廣告制作公司,開始在異國他鄉白手起家,艱苦打拼。
語言的優勢,加上數年來在越南建立的人脈,陳勇很快接到了生意。
“第一單生意是三星手機的機場廣告牌,200多平方米。”時隔多年,陳勇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公司掘到的第一桶金。當時彩色噴繪機只有進口貨,一臺價格達300多萬元,這對于陳勇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于是,他從越南接活,回南寧加工。廣告的電腦圖片有幾百兆,發不了郵件,必須刻在光盤上運到南寧。為趕時間,陳勇坐車帶著光盤、小樣、成品往返于河內南寧。這單廣告,他賺了1萬多元。
從此,陳勇成了河內到南寧大巴上的常客,有時一個星期得跑兩三趟。后來,公司在憑祥請了人,專門負責從兩國的大巴上接貨出入關,做中轉。
遭遇“內賊” 錢財洗劫一空
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從河內接活到南寧加工已經行不通了,陳勇便將南寧的房產做抵押,租了一臺國產的噴繪機到越南,準備大干一場。不想噩運正向他悄悄襲來。
在越南,成立單純的外國貿易公司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很多外國公司選擇以越南人的名義成立公司的方式來操作,這時越南人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初涉商海的陳勇也跟著走了這步險棋,當初公司便是以一名相識多年的越南員工的名義建立的。公司的財務、采購全是這名員工的親戚,他們悄悄地轉移財產,把陳勇架空了。當價值40萬元的噴繪機及一批10萬元的寫真機運到越南時,報關的手續也全用的是這名越南員工的名義。可是,貨物一到越南,這名員工便翻臉,把貨全侵吞了。
陳勇不僅在越南辛苦打拼的血汗錢打了水漂,還背上了一堆債務,南寧的房子也面臨著易主的危險。
良好口碑 成就事業頂峰
沉入事業低谷的陳勇并沒有消沉,開始研究越南的法規,想方設法把損失降到最小。后來,他承擔責任、不服輸的勁頭在越南廣告界樹起了好的口碑,還結下了不少患難之交。
當時,中國有不少廠家開始生產噴繪機,價格僅是國外的1/10.一次,一位越南客戶想購買噴繪機,讓陳勇幫牽線搭橋。他聯系到溫州一個廠家,沒想到一臺機器,讓他賺了六七萬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