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持續了8個多月,投入了4000萬元,進行設備引進、技術改造和新建廠房。第一個年頭,東風佳華由原月產值約230萬元到穩定在每月產值340萬元左右,2010年共完成3350萬元的產值,創公司軸瓦產量之最,并實現盈利。
和大多數浙江企業一般,石夏君也是沿著原材料提供的增長路線,在產業鏈上游延伸,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以擺脫低成本競爭的局限。如今,石夏君不但控股了新公司,每年還從浙江佳華進貨5000萬元的零部件,占到浙江佳華目前產值的四分之一。
總體而言,面對目前市場形勢復雜、企業經營成本高企等困難,受訪企業主依然選擇堅守主業,只是行進的節奏進行了調整,只要是穩健經營的,一般不會出現資金鏈斷裂情況。
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副主任、浙江大學教授史晉川(微博)告訴本報記者,在面臨困難時,個體企業應該利用好浙江省打造14個現代產業集群的機會,在產業鏈的延伸上做文章。
打造“隱形冠軍”
像前述的公司發展之路,大都有一個從低端到高端的過程。一個企業逐步完成原始積累,產值規模越來越大,地價、工資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就會逼迫它轉型,向生產價值鏈的高端攀登。區別的只是,有先行覺悟的,也有后知后覺的。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告訴本報記者,浙江民營企業不能總停留在產業鏈低端,應通過持續轉型升級,逐步在產業鏈高端占有一席之地,這才有可能從根本上破解民營企業經營困局、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綜合調研分析,這些企業推進轉型升級主要有四大變化:從產品制造最下游的零部件向更具附加值的環節延伸,提升了整體產業鏈競爭優勢;市場營銷由主要以國內為主向全面國際化擴展;產業結構由傳統五金制造業向新能源、環保產業轉型;盈利模式由單一產品銷售向產業、資本經營相結合轉變。
這也符合浙江省打造一批“隱形冠軍”的思路。所謂“隱形冠軍”的含義是:這些企業幾乎不為外界所關注,專注于某一個細分市場,幾乎完全主宰著各自所在的市場領域,有獨特的競爭策略。
浙江省中小企業局發展規劃處應處長告訴本報記者,對企業來說,放棄主業搞副業、放棄實體搞虛擬、放棄制造搞房地產的現象需要糾偏。
應處長表示,他們花了近一年時間做的浙江省中小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剛剛公布,在“十二五”期間,力爭千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大中型企業,萬家左右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培育成規模以上企業。
目前,部分企業正在“撐”或“熬”的同時,也有一些企業感受到機會的來臨,憑借產業鏈地位或者技術優勢逆勢加快發展。
創正防爆電器公司總經理魏壇霖告訴本報記者,其產品涵蓋了從防爆元件到電控系統集成的完整系列,主要給“三桶油”提供產品,是中石油一級供應網絡成員、中石化物資資源市場成員單位和中海油工程供應商。
魏壇霖的二期廠房2011年8月剛竣工,總投入4000萬元。2011年的產值1.2億元,產能還沒有完全釋放,訂單排到下個季度。
嘉興市七星鎮2006年開始打造中國防爆電器研發基地,中國防爆電器行業十強企業中,已有3家落戶七星,自2008年5月被授予“中國防爆電器產業基地”以來,七星防爆電器產業鏈越做越長,規模也越來越大。
“我們除了做大做強防爆電器產品外,下一步的目標鎖定在需求量巨大的電纜市場,公司力爭在10年內實現年產100億元的防腐電纜,在全國市場占得大份額。”華夏防爆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要做成行業的‘隱形冠軍’,首先要克服外界的誘惑,有條件的做大,不宜做大的就做專做特。外界看似黙黙無聞,但行業內無人不曉。”應處長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