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好山好水的好地方,和香港相比,臺灣的產業價值鏈的確長得多,除了地產、金融、零售業、旅游業和其他服務業,也還有工業和很不錯的農業。臺灣業界普遍認為,如果兩岸的經濟堅冰破開,臺灣將像2003年以后的香港一樣出現新的騰飛
高調招商
“我們希望當這個經濟先鋒的角色,不管是在北京、上海、香港,還有臺灣辦招商會,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帶領大家到臺灣投資。這也呼應了胡錦濤主席對兩岸交流的宏觀看法。”
4月16日,臺灣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之子、主席特助沈輝庭率團把臺北亞太商務會館項目帶到北京公開拍賣招商。亞太商務會館位于有“臺北曼哈頓”之稱的臺北信義計劃區。作為全區僅存的住宅用地,亞太會館被稱為臺灣的“地王”地塊,其周邊建筑包括臺北市政府、101大樓、新光三越百貨以及眾多豪宅,被認為是改建超級豪宅的最佳基地。亞太會館起拍價149億元臺幣(約合人民幣35億元),該項目將于5月30日在臺北現場競拍。
內地地產商包括碧桂園董事長楊國強、合生創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及曾偉、潘石屹、馮侖、李思廉等先后赴臺灣考察,對亞太會館等項目進行了現場摸底。潘石屹等考察期間,沈輝庭一路陪同。他表示,和這群地產大亨“已經認識很久了”。
在富二代中,沈輝庭有一個完美的履歷:在美國念完高中和大學,他曾在JP摩根、德勤和威京旗下的京華三一證券美國分公司實習,甚至在臺北京華城的喜客滿電影院當過售票員,賣過熱狗和爆米花。然后,在父親的安排下逐漸介入威京旗下事業。體現他商人基因的事跡還包括,臺北上小學時就曾靠替同學買便當賺錢。
沈輝庭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臉謙謹。他已經在大陸呆了5年。2003年,沈慶京決定到揚州策劃京華城項目,沈輝庭以執行董事的身份,全面參與了投資建設揚州京華城的過程。京華城的運作顯示了這位少東家的能力,他把它打造成“揚州市民的客廳”,讓父輩刮目相看。
博鰲“胡蕭會”后,臺灣的地產、金融、旅游觀光等傳出了大量利好信息,在經歷陳水扁當政期的8年蕭條之后,島內民眾紛紛期待經濟形勢發生大逆轉。盡管三通的相關新舉措還沒有付諸實施,但威京已經先行一步了,按沈輝庭的說法是“拋磚引玉”。
對與兩岸今后的經濟關系形勢,威京高層的判斷是,經過臺灣大選以后,馬英九推出了以開放兩岸政策為主軸的建設。當是之時,推動觀光,對未來兩岸的人流、經流、物流的流通,對兩岸領導人的回應都是非常正面的,也創造了新的商機和機會。
“經濟解嚴”
年屆六旬的臺商沈慶京,臺灣人稱“威京小沈”,在臺灣有紡織品配額大王、股市四大天王之譽,他是威京集團主席、京華山一證券的創辦人,現任臺灣國民黨中央常委,是支持海峽兩岸統一的代表性人物。在促進兩岸文化經貿交流方面,沈慶京20多年來一直扮演著前驅角色。
在臺灣跟大陸的互動中,曾經發生過一次轟動兩地的事情。1987年,由沈慶京贊助、凌峰制作的的記錄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拍攝了內地的所有風光名勝。在當時,曾讓很多臺灣老兵老淚縱橫。片子不僅感動了老兵,也使得蔣經國開放了政治,讓臺灣像退休老兵等人,可以到大陸探親和觀光。
不光擔當“文化先驅”,威京還要當“經濟先驅”。按經濟學者郎咸平的評價,2008年是兩岸經濟的破冰之年,是“政治解嚴”之后的“經濟解嚴”。“很巧的是,又是沈先生,首先邁出這一步。我并沒有把它當成一個簡單的招商會,否則我不會參加的,我把它當成是兩岸互動、兩岸未來融合、財貿先行的第一步。”
《八千里路云和月》使臺灣的企業界人士對大陸的文化環境有了深入的理解,從而也帶動他們到大陸尋求新商機,到20世紀90年代,臺商已經成為投資大陸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召集臺商投資大陸方面,沈慶京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1996年的時候,亞太會館成立了亞太工商聯,有1000多名的會員。
沈慶京名下有多家上市公司,威京旗下的工業園區遍及臺灣各地,涉及各個產業領域,而臺灣中石化不僅是臺灣唯一的CPL生產制造廠商,又是全球前五大“尼龍纖維”原料制造供貨商;中華工程則是承建過桃園機場、中山高速路和臺北捷運及高雄捷運等多個重要工程的企業。
在沈慶京看來,臺灣經濟雖有過上佳表現,但市場容量與大陸相比畢竟太過懸殊。因此,兩岸唯有分工合作,而他也樂于以商人身份擔當協調人的角色。
在4月16日的招商會上,威京還帶來了工業園區用地、臺灣中石化、中華工程等公司的招商項目。沈輝庭說,以京華山一證券對融資、IPO上市、資金財務的整合提出一個方案,同時通過臺北京華城也可以引進大陸的一些知名品牌,來幫助他們推向臺灣的市場。而威京旗下的中華工程擅長工業區的開發,也可以為大陸投資人給出資源整合建議。至于石化產業,威京更可以通過上下游產業鏈的結合,提供合作平臺。
井噴將至
在3月22日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以領先221萬張票數的優勢當選。輿論普遍認為,國民黨候選團隊以開放的兩岸政策、專注于經濟領域的施政綱領獲得了選民的支持。臺灣地區民眾普遍相信,如果大陸的資金能夠進入臺灣,將有力刺激臺灣經濟的增長。
國民黨當選后,亞太商務會館的招商團立即于3月28日在招標范圍中把內地資本列入了邀請對象。正如京華三一證券行政總裁劉大貝所稱,臺灣地區的房地產、觀光酒店產業、證券金融業、百貨零售業等經濟領域正在成為內地投資商重點關注的熱點行業,而其中內地企業投資臺灣房地產領域有可能率先成為現實。
臺灣去年島內房地產投資銷售規模約4000億元新臺幣,其中商業地產規模為2000多億元新臺幣。今年的規模將會比去年更高。“保守起見,對外投資地產項目將達到1200億元新臺幣以上,一旦兩岸政策明朗化,商業地產對內地投資者松綁,這一數字還將擴大至2000多億元新臺幣。”戴德梁行臺灣分公司總經理顏炳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