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基礎的,是該產品非常出色的使用體驗。在上千封未讀郵件中,利用小小的終端,能夠讓商務人士迅速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這種簡潔易用的解決方案可謂“黑莓”的核心競爭力。難怪用戶,特別是高端商務用戶對“黑莓”的依賴已經到了上癮的程度,在歷時幾年的RIM公司與美國NTP公司關于“黑莓”的專利權之爭中,《商業周刊》就曾經撰文:沒有“黑莓”的日子怎么過?
RIM公司的“黑莓”正是依靠一次又一次正確的選擇與推廣手段,在許多無線電郵解決方案的灰飛煙滅中生存下來,現在,已經成了無線電子郵件的代名詞。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內,“黑莓”產品收入超過了20億美元,純利潤也達到了3.83億美元,全球“黑莓”用戶已突破500萬之眾,而且仍在高速增長,“黑莓”神話也由此誕生。
“黑莓”的競爭對手們
時至今日,RIM公司仍然是全球商務智能手機市場的王者,不過這個王者卻做的并不安穩——周圍充滿了很多虎視眈眈的“篡位者”。
微軟是做PC的,但是,他卻于2007年10月公布了手機管理軟件,這個軟件讓系統管理員能夠向手機上發送軟件、控制軟件、簡化設備的管理。此舉顯然瞄準了RIM公司。同時,微軟也不斷對RIM公司施壓,RIM公司宣布“黑莓”操作系統支持.NET,就是在微軟公司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緊逼之下作出的應對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