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當當、卓越、京東正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卓越的舉動再次引發連鎖反應。16日上午當當網宣布斥資4000萬舉行大幅降價促銷活動,將戰火燒向京東商城賴以起家的數碼3C領域,降價范圍涵蓋圖書、數碼3C、母嬰用品等眾多產品線。
12月16日下午,京東商城宣布斥資8000萬元資源用于促銷,不僅限于圖書,還包括日用百貨、食品、數碼等11大類商品。這意味著由圖書市場引發的全線產品價格戰正式開打。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未來中國在線圖書零售市場不排除出現當當、卓越、京東三分天下的格局。這場戰役也許會暗戰到2011年三四月份。”
為了避免圖書大戰愈演愈烈,新聞出版總署緊急召見當當網,卓越網和京東商城,督促三家網站不要破壞市場秩序。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消費者普遍以看戲的心情看待這場價格戰。更多的網友則欣喜于書價大降,紛紛在微博上轉發相告,“感謝萬能的市場競爭!可以打掃一下購物車了!”
而出版業界卻憂心忡忡。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表示,書業利潤本來就薄,無論出版商還是作家,都被價格戰影響生計,最終必然影響到出版的質量。趙武平表示,受到沖擊最大的首先是小書店,許多有特色的人文社科類小書店難以為繼。反過來影響到相對小眾的學術書、社科書沒有書店愿意賣,也沒有出版社愿意出。
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施宏俊認為,相信這種惡性價格戰是難以長期維持的。而媒體和消費者也發現,在幾周猛烈“開火”之后,幾家網店的圖書價格開始悄悄回調,硝煙正在散去。
南都觀察
當當和卓越的圖書價格戰由來已久,2010年因為京東的加入顯得尤其激烈。出版業界對此束手無策。年初好不容易通過的“限折令”既無約束力,還被指“非法”,早早就夭折。
這一場為爭奪市場份額的無序價格競爭,已經波及到出版業包括出版、圖書零售的各個環節。起訴卓越的共和聯動總經理張小波曾說:“這樣下去我們就是在供養一個怪物。如果有一天他一統市場,所有的出版商都只能接受他的低價,甚至連作者的稿費都付不起,這是很可怕的。”
對于談判能力低的小書店,這一場巨無霸間的戰爭更是傷及無辜。上海季風書園董事長嚴博非說,“叢林法則會造成中小書店大面積的死亡,失去文化的多樣性。”反過來,小眾書籍、學術社科類書籍也將面臨沒有書店愿賣、沒有出版社愿出版的狀況。
根據國外的經驗,歐盟有11個國家實行圖書定價制。2002年,德國文化部出臺《限定圖書價格法》,規定書店嚴禁打折。因為他們認為,圖書不僅是一種商品,它還具有公共文化屬性,不能完全由市場機制決定。然而“限折令”在中國的實踐卻證明了行不通。那么,對價格戰的解決之道是什么?沒有出版商和小書店能回答這個問題,記者接觸的業內人士大多都以“無能為力”作答。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可以想見,類似的價格戰將會年年上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