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來自希望奶牛養殖小區的盧香來情況類似,他目前有60頭奶牛,其中30頭左右為產奶奶牛,目前每天的產奶量維持在700公斤左右!艾F在養奶牛掙不了多少,奶業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盧香來說。
蓋連義說,當前生鮮奶市場低迷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國際市場的沖擊。目前,大量國外奶粉進入,加之國外奶粉價格便宜,每噸奶粉的價格是2萬元左右。相比于國內市場,每噸鮮奶的成本價格是在3600元左右,按照八噸半生鮮乳生產1噸奶粉的比例計算。國內一噸奶粉的價格高達3萬元以上。所以乳品企業寧愿選擇國外進口奶粉制作還原乳來降低成本。
“現在國內乳品企業的銷售不景氣,一方面是高端乳品的市場還沒打開,另一方面國內消費者心中的 三聚氰胺 陰影還沒有消散,對國內乳品品牌的信心還尚未恢復。乳品企業的生存很難,加工國內奶源利潤薄,還受到低價格的國際奶源競爭!鄙w連義說。
突破市場低迷的出路在何方?
市場危機也是轉型機遇,養殖小區升級現代牧場
不管是當地政府、養殖大戶還是普通奶農,對奶業市場的分析都繞不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對當地的沖擊。從那之后,行唐縣進行了奶業的第一次轉型,改變當地散戶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狀況,大力發展奶牛養殖小區養殖模式。
蓋連義介紹,現在行唐縣已經基本上沒有散戶養殖的情況。但在奶業市場低迷的沖擊下,養殖小區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懊總養殖小區的規模和設施條件各不相同,每個奶農的情況也不相同。有些規模小的奶站每天只能生產1到2噸牛奶,有的奶戶只有兩三頭奶牛,這樣的規模已經無法維持盈利!
盧文學說,自己的養殖小區一直在提檔升級,他的小區是行唐規模較大的一家,目前已經實現了統一飼喂、統一防疫、統一擠奶以及分群飼養等。這種管理模式在當地是比較先進的。這種模式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分散飼養造成的鮮奶質量不達標的問題。
官莊奶牛養殖走得更為超前,在去年7月份完成了由養殖小區向現代牧場的轉型,尚屬行唐縣第一家。業主李建軍說,之所以選擇這種模式,是因為養殖小區在管理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奶農因為眼前利益把一兩頭病牛混進來,這樣會導致當天生產的奶都會出現問題,無法達到收購企業的要求。
“后來我決定改變管理模式。”李建軍說,經過和其他奶農協商,他對小區現有的奶牛進行了整合,還重新籌措資金購買了一批奶牛,對奶牛小區進行了標準化升級改造。去年7月份,李建民和河北元鼎牧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合作,承包給其經營管理。
“這種模式其實三方都受益。首先是奶農旱澇保收,我每年支付奶農每頭牛2000元的承包費。比如,留下的一家奶農共有10頭奶牛,一年的承包費是2萬元,他們兩口子在廠子里打工,每人每月有2500—3000元左右的工資,這樣一年下來可以有接近9萬元的收入,甚至比自己養牛還要劃算。其次作為小區業主,我也降低了經營風險,每年賺取企業的承包費就可以。第三,承包公司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科學的人才團隊。保證了生鮮奶的品質,乳品企業也愿意簽訂長期合作關系!
據李建民介紹,現在他們小區生鮮奶品質乳蛋白率由3.0%提升到3.3%,乳脂率由3.8%提升到3.9%。即使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對他們的收購價也要每公斤高于其他小區0.6元左右。
《行唐縣加快推進奶牛養殖小區提檔升級的實施意見》稱,從2014年到2017年,行唐準備花費4年的時間引導奶牛養殖小區由分戶飼養向統一管理,由人工飼養向機械化飼養、由奶牛養殖小區管理模式向牧場經營模式轉變,完成奶牛養殖小區的提檔升級。
目前行唐縣正加快奶牛養殖小區提檔升級的步伐,已經有55個奶站完成了升級改造。“這是市場倒逼的結果,乳企收購的數量減少,對生鮮乳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苛,要想達到市場的要求,和國外奶粉競爭,我們的養殖小區必須走科學管理的道路,逐步淘汰規模小、管理差的小區,這次生鮮乳市場的危機對行唐來說也是一次提檔升級的機遇!鄙w連義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