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 Cye.com.cn】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城鎮退伍軍人安置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為解決退伍軍人的安置問題,各地采取給予經濟補償的安置辦法。但是,退伍軍人畢竟不同于其他社會待業人員,各地在積極采取措施的同時,也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
抓思想教育,鼓勵自謀職業。退伍軍人曾為國防建設和國家經濟建設奉獻青春,回到地方應受到社會關注。政府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報刊和互聯網等傳媒,營造一個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退伍軍人就業的濃厚氛圍。同時,安置部門和街道居委會干部可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向退伍軍人家屬講解安置政策、分析當前就業形勢,使使家屬支持退伍軍人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
抓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機率。退伍軍人剛剛走出軍營大門,大多數無一技之長,因此,對退伍軍人進行技術培訓,是提高其就業成功率的有效途徑。各級政府部門可根據用工單位需要和各地實際,對退伍軍人進行計算機操作、大棚蔬菜種植、藥材種植開發等技能培訓,讓退伍軍人掌握一技之長闖市場。
抓基地建設,培訓經常化。各地可以在原軍地兩用人才開發機構的基礎上,建立退伍軍人職業技術學校,對退伍軍人進行技能培訓。培訓基地除抓好教學設備、辦公設施等硬件建設外,還必須從大專院校、社會成功人士中聘請專業老師,為退伍軍人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使培訓工作規范化、經常化、制度化。
抓職能轉變,變管理型為服務型。各地安置部門要與時俱進,轉變職能,在做好接收登記等基礎工作的同時,積極搜集有關就業信息,掌握用工單位用人需要,定期舉辦勞務供需信息發布會、見面會和洽談會,向社會公布退伍軍人有關方面的情況,把具有勞動技能的退伍軍人推薦給用工單位,并及時向退役軍人反饋用人單位的需求情況,搞好安置服務。
抓政策扶持,保證退伍軍人面向市場后優越于普通待業青年。各地應在現有安置政策的基礎上,盡快出臺對從事個體經營、創辦企業、開展社區服務、承包荒山灘涂的退伍軍人的優惠政策。為退伍軍人創業打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抓資金扶持,解決燃眉之急。退伍軍人回鄉后,雖有一技之長,但由于缺乏資金,難以發揮專長。國家政策規定應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伍軍人選擇自謀職業,可得到一次性經濟扶持。
城鎮退役士兵、復員士官、轉業士官創業補助金可分別按照當地的有關規定給予扶持,為退伍軍人架起“就業橋”,或扶持其創業。
抓生產項目扶持,使創業變成現實。轉業士官的補償一般在4至5萬元,義務兵也在1.5萬元以上。安置部門在發放補償金時,可幫助退伍軍人利用現有的資金選擇本地區適銷對路的生產項目,引導他們利用這筆資金搞生產經營,從而達到產銷對路,當年投資,當年受益,變補償金為造血金。如退伍軍人創辦具投資額在10萬元以上的生產項目,可通過縣級民政部門考察論證,認為可行,納入扶貧扶優計劃,報經省、市批準給予資金扶持,使扶持退伍軍人創業成為安置工作首選。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