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在移動互聯網的這場世界大戰中,Apple一度以超過6000億美元的市值占據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寶座,Google則憑借開放的Android搶奪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75%的份額。雙雄的競爭也順便重塑了曾經的產業格局,錯過了機會的Nokia、摩托羅拉、黑莓等傳統手機巨頭皆已衰落,三星、LG等品牌則與Android崛起。兩個對決的公司全部成為勝利者,失敗的則是傳統硬件廠商,曾經的主宰者變成了跟隨者。
一同被血洗的,還有傳統互聯網中沒能意識到變革開始的軟件和網絡公司,比如微軟。5年前,對于桌面互聯網而言,移動設備還只是一個補充;但今天再看,人們通過移動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時間正在快速侵吞使用桌面電腦的時間——全球PC出貨量從去年二季度開始結束了連續數年的增長,開始下滑。毫無疑問,移動設備顯然是桌面PC無情的替代者。稍早前Google宣布由Chrome主管接替AndyRubin成為新的Android掌門人,這意味著Chrome和Android的關系將更加緊密,而Google想借助Chrome OS進一步侵吞桌面互聯網的意圖也更加明顯。
這場席卷舊世界的大戰,發生是必然的。舊的生產格局及生產關系不能滿足網絡的發展時,便會有新的力量崛起,重組產業格局、生態和游戲規則。你無法洞察未來,你不作為,你尸居餐位,你會被替代。
雖然移動互聯網是一個迭代速度令人瞠目結舌的行業,每時每刻都是十字路口。但對于當前的全球市場,操作系統層級的勢力版圖基本已經確立。可以預見,正如桌面互聯網時代Apple與微軟所擁有的疆域一樣,Google的Android在移動互聯網版圖中已經取代了微軟Windows的位置。Google和Apple將統治移動互聯網的生態底層,在未來時間里,雙方的勢力范圍會趨于穩定。Google老大,Apple老二,沒人會認識老三。
在巴塞羅那的時候,Firefox發布了Firefox OS,合作伙伴中興的展臺上,三臺其貌不揚的樣機風頭甚至蓋過許多手機新品,被媒體排隊拍照。繼續開發新的操作系統,背后確有產業推動力,無論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制造商,都不希望看到Android一家獨大。我相信,未來幾年,手機操作系統領域,仍會有前赴后繼的新冒險者,帶著各種思路進來。
但操作系統維度的競爭,根本是生態系統的競爭。iOS建立了封相對閉的生態系統,Android建立了相對開放的生態系統,各自完備良好,版圖的瓜分接近尾聲,留給后發者的機會和空間,其實已經微乎其微了。變數再難發生。
所謂移動互聯網的全球化市場,就是Google和Apple這兩家公司確立的市場。其他人都只是在這個格局之下尋找屬于自己的位置。3年前,我們曾在塞班系統中受重創;3年前,我們戒急用忍鎖定Android,才有今天全球范圍億萬用戶規模的小成績。這個成績很小,卻讓我們在新的格局中,確立了很多好的位置。
貪婪與夢想:產業鏈格局將被持續破壞重整
一個月前,在LG的展臺上,我見到了此次巴塞羅那之行最讓我喜歡的應用,就是TALK。這個應用,可以在通話狀態下,讓通話者實時共同查看地圖、分享圖片,還可以在圖上描畫。這種充滿吸引力的語音對話服務,無疑是對運營商主營業務的沖擊,而且如果這一產品,作為獨立的互聯網應用服務,顯然有許多可供想象的空間,但LG卻要全資收購它,讓它只能在LG的產品之間使用。
運營商、手機制造商、互聯網應用服務商,產業鏈上的三個角色,越來越坦然地越過了彼此的邊界。合約機就是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為進入對方市場而進行的一種利益交換。騰訊與香港運營商PCCW Mobile推出微信不限流量套餐,國內的一些在線音樂服務也與運營商有類似合作,則是運營商和應用服務商為更多的市場利益向對方的領域伸出了觸手。像DoCoMo這樣在日本產業中控制力最強的公司,無論是手機定制、應用軟件分發,甚至定制更多的應用服務,幾乎是全產業鏈式進軍。
不過全球市場來看,巨頭公司進入全產業鏈的野心無疑更洶涌,更可怕。移動互聯網的底層公司都在布局一盤“軟硬兼施”的大棋。
表面看來,Google是一家科技公司,然而揭開它時尚前衛的科技外殼,我們就會看到,Google的廣告業務貢獻了其收入的90%,它收集全世界使用者的信息數據,再向他們發布廣告,這樣看Google其實是一家廣告公司【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