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國際需求收縮,內外經濟作用下,中國經濟面臨市場倒逼的轉型拐點。國內企業努力尋找“中國制造”產業升級的新路徑,而電子商務無疑是轉變低成本競爭戰略,獲得在全球經濟鏈條中高價值的有力支持。 9月10日,3000名大連網商集體赴杭州參加由阿里巴巴舉辦的第七屆網商大會,論劍西湖。
電子商務營銷倒逼外貿轉型
此次赴杭州的3000大連人中,有近30名網商有幸獲得了“西湖論劍”峰會的門票。“這些人過去都是傳統的貿易商,現在則是大連B2B網商中的翹楚,涉及貿易、制造、水產、服裝、食品、材料、工程等諸多行業領域。 ”大連網商協會副會長樊興利介紹說。
會議當天,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經理朱秋城收到一條喜訊:45條船模銷到荷蘭,短短四天就凈賺5000多元。而此前通過傳統外貿方式,一個集裝箱4000條船模,平均每條船模的利潤還不到1元,借助電子商務外貿利潤增長了10倍。
“金融危機負面影響還沒散去,國內的企業應該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通過技術和管理的創新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衛哲說,電子商務則將有助于驅動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
二三線城市電子商務前景廣闊
根據最新公布的《2010年網商發展研究報告》,目前,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是電子商務最為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特點是,中小企業數量巨大。雖然中小企業對GDP的拉動不大,但是對就業的貢獻卻是巨大的。 ”樊興利認為。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中小企業通過開展電子商務直接創造新就業超過130萬。每增加1%的中小企業使用電子商務,將帶來4萬個就業機會。“雖然東北等地區的電子商務并不發達,但卻極具潛力。”2010全球十佳網商葉海峰認為,中國電子商務二三線城市及中西部的區域市場上前景廣闊。“在規模化的基礎上追求個性化,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將會給這些地區帶來新的空間和巨大的利潤增長點。 ”
網購市場6.5倍增速拉動內需
數據顯示,目前互聯網上的商品已達到數十億件之多。而一批通過互聯網平臺成長起來的、深受消費者喜歡的新興網絡品牌的年增長速度無不超過300%。除了銷售額之外,這些新興的網絡品牌在幫助解決社會就業、刺激網絡消費、帶動地區經濟升級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及示范作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