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說,結果卻發現找醫生來的是徐茂棟。
總之,半年內,窩窩從一家只有4個城市分站的小團購網站變成了一家有150個分站、5500人的公司,其人數與有180個落地分站的拉手相當。
團購這門生意的經營風格出現了分野。窩窩和拉手屬于激進派,它們不僅分站數最多、總人數最多,而且平均下來,窩窩每個分站都有37人,拉手每站30人。被窩窩收購后的0531團人數漲到了20人,李孟軍說這是因為自己節省慣了,要按徐茂棟的要求,濟南得配備60人。
而糯米、美團網、滿座等網站則屬于“少花多掙”派。有2500人、約100分站的美團,以及有1500人、65個分站的滿座每站人數僅約25人。最節省的糯米僅有600多人,80來個分站,相當于每個站平均不到10人。
而人力成本是團購網站花銷的大頭,美團網CEO王興曾說美團的一半成本是人力成本。據糯米網負責人沈博陽說,通常每個員工的人力成本加上均攤的辦公成本,相當于要為一個人一月花1萬元。
更何況業內都說的窩窩在用2到3倍薪水挖人。即便是按照徐茂棟的說法,即窩窩的人力成本跟同行差不多,這也意味著拉手和窩窩每個月的人力成本就約為5500萬元。
而每家團購網站都必投團購導航廣告和百度關鍵字—hao123的價碼是一月150萬,360導航則是一月100萬,此外再加上專業團購導航站團800的費用和百度關鍵字的花費,每月起碼得花500萬。更何況還有線下廣告。廣告費向來是團購網站支出的另一個大頭,滿座網CEO馮曉海稱滿座的推廣費用占到總成本的三到四成。
即便激進派們的流水是最多的—以7月為例,根據公開數據計算,拉手和窩窩的流水分別為1.67億和1.64億,但即便按這個行業目前的高毛利標準8%來計算,其月收入均不足1500萬,這意味著這兩家每個月都得虧至少3500萬。
更何況,激進派們的毛利究竟是多少還很難說。美團進入濟南市場時,讓李孟軍印象深刻的是,它雖然第一單也虧本賣,但并非走拉手式一單貼9塊的豪放路線,而是拿貨價2塊錢的甜點賣1塊,每單就貼1塊錢。而美團網王慧文說,美團的毛利也就是6%到8%。
但無論花得豪放還是儉省,這個市場上,“排名前十的沒有一家不虧錢,”美團副總裁王慧文說,“最少的也虧1000萬!彼姓J,美團也虧,但好在美團從來不做線下廣告,廣告費花得算少,至少“現金流是平的”—因為流水還在不斷增長,自己從用戶那兒預收來的錢每個月都比前一個月多,多出來的錢正好能填補上個月的虧損。糯米網分站人均員工最少,并且隸屬于人人公司,有人人網幫忙帶來用戶,又有上市公司的名頭,廣告開支也不算多,根據人人公司的財報,糯米今年第二季度虧損450萬美元,平均每個月虧人民幣1000萬。
在一場賽跑中,應該加速沖刺還是保存體力,其對錯關鍵在于這究竟是場長跑還是短跑。
現在看來,情況對沖刺者不那么妙。
估值達到200多億美元的Groupon原本象征著這個行業美好的前景:假如它能以高估值上市,那么它的中國模仿者上市也能獲得高估值。但在Groupon今年6月2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上市申請、公開財務數據后,人們發現,雖然它的收入相較2009財年增長了23.5倍,但卻由于開銷太大而虧損。批評者開始涌現,稱團購這種形式像個“龐氏騙局”。Groupon的上市日程也一推再推。
今年年中美國股市低迷,以及8月的大跌,也意味著這并非上市的好年頭。有傳言說原本打算承銷拉手股票的美林等投行已經退出,拉手網吳波則表示跟上市有關的事自己都不予置評。而僅有一年歷史、尚在虧損的窩窩如果如它宣布的那樣在今年上市,只能稱之為奇跡。
Groupon的壞消息,以及資本市場的低迷,也使得風投們出手謹慎。滿座網6月底時曾經發布新聞稿稱第二輪融資將達8000萬美元,但之后其CEO馮曉海表示“新聞稿已作廢”,融資額度不是8000萬美元,但他不再愿意公開到底融到了多少;滿座的王珂承認,融資變難了。
如果按這樣的邏輯繼續下去,團購市場可能會像當年獲得大量風投的3家招聘網站那樣,空耗投資者的金錢,誰也死不了,誰也活不好。而冬天來了,風投少了,盼頭就是自己活得長,對手死得早。
從7月開始,包括窩窩和拉手在內,團購網站們的線下廣告都陸續停掉了。分眾上如今唯一還在播放的是已經上市了的糯米網的廣告。
王珂說,滿座現在正在提高加價比例,最近兩三個月每月提高一個百分點,9月的目標是把加價比率提到10%。業內人士說,如今窩窩、拉手也不怎么再貼錢了。
苦捱并不美妙。在互聯網領域,轉機、高利潤往往來自于創新,糯米網的沈博陽說,之所以糯米會堅持做電子優惠券,就是得嘗試新的可能。
吳波引以為豪的是拉手的創新:最先開啟一日多團,又是大團里率先增多實物商品團購的。無論這能否算是創新,但這兩次變形的確使拉手擺脫了困境。在一日一團階段,相較美團糯米,拉手單子質量普通、每單銷量并不算高,而一日多團使得拉手的可看性增加,也能靠多個單子累加出可觀的總流水;在商家們作為稀缺資源普遍變得挑剔之時,供大于求的實物商品利潤卻相對更高。據李孟軍觀察,美團和拉手在濟南做得不錯,總量相當,美團靠的是單子質量好、“單子全都談到了我心里”,而拉手靠的是先發優勢和銷售實物商品。
如果樂觀一點,也可以說,Google、騰訊、新浪都證明,現在賺不到錢不等于未來也賺不到錢。團購這個成長了不過一年多的行業也許還有改變的可能和新的盈利空間。
美團的第二輪投資人是阿里巴巴。美團網副總王慧文對《第一財經周刊》表示,阿里巴巴只占美團一成股份,這只是財務投資,兩邊的交集目前僅限于經驗交流,比如怎么投廣告、管分站。阿里巴巴內部人士卻向《第一財經周刊》表示,投資美團是一次戰略投資,雙方未來可能互通商家和用戶。
雖然美團預計今年的流水可能達到16億,這無論對淘寶還是支付寶來說都還不是個大數目,但至少目前團購的用戶數和流水總量還在上升,而且美團的用戶已經有網購習慣。淘寶于今年7月為自己的團購業務“聚劃算”啟用了獨立域名“juhuasuan.com”,這是重視團購業務的表現。而聚劃算現在商品團購更多,美團則長于做本地消費服務,這是淘寶目前所未能涉足、但也許能找到機會的領域。淘寶擁有的海量用戶都有網上購物和支付的習慣,假如將他們導向團購網站,讓他們購物應該不難。
而騰訊自己做了QQ團,又陸續投資了高朋、F團,并自己做了團購導航網站。去年,糯米網的沈博陽認為未來最可怕的對手是騰訊,因為對于這家以社交關系為基礎的大公司,假如利用好其用戶口口相傳的力量將很驚人。雖然目前騰訊投資的團購業務不算出色,但也許未來仍是有力的對手。
在做過手機廣告短信的徐茂棟看來,他以前找不到為餐館這種小商戶投手機廣告的方式,而團購如果能跟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務)結合,就會有天然的優勢。拉手去年就開始做LBS,但始終未做出成績,它曾聲稱要做商家自動提交團購的平臺,但此后一直沒什么音信。
曾經創辦過校內、海內、飯否的美團團隊以技術見長,但他們得出的結論還沒那么樂觀!白鯨BS的時機反正不是現在”,王慧文說,教育商家、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都得從頭開始,而且將團購和LBS結合從技術上現在也還做不成。
“美團的目標是在一個規模上活下去。”王慧文說。至少目前,真的管理好上百個分站、提高每一塊錢花出去的成效,仍然是最好的辦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